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2021年04月20日22:15:07 育儿 1042

关注【家庭教育铭妈】做有力量的父母!

学习家庭教育以前,我跟大多数妈妈一样,舍不得看孩子伤心、难过,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也没有界限意识,凡事喜欢大包大揽。不懂家庭教育,分不清楚什么时候该管教孩子,什么时候不该管。


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动手能力不强,还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应该像妈妈一样对待他,遇事喜欢推卸责任,指责、埋怨他人,这让的处事方式让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的生活。


我的包办让孩子一有问题就习惯找我,我也习惯性给孩子很多建议“儿子你这样”,“儿子你那样”,看似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结果让孩子对我产生了依赖,亲子关系也越来越不好,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价值感、自信心越来越弱。


无界限意识,孩子缺责任,亲子起冲突

“要喊你几遍?再不起来,今天又得迟到啦!迟到罚站很光荣吗?”眼看快迟到了,孩子仍磨蹭不起,着急窝火的我开始唠叨指责孩子。


“不喊了,不喊了,等你迟到被老师罚,不上进的东西!”怒火中烧,心中压抑许久的焦虑愤怒,一点就会炸开锅的感觉。


连续几天喊孩子起床,屡屡失败后,万分着急的我失去了耐心。


“都是因为你,干嘛不叫醒我?害我迟到被罚站,这下你满意了吧!”,晚上放学一进家门,孩子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开始抱怨我。


我自然不甘示弱:“你天天就知道玩手机游戏,晚睡赖床,还有脸来怪我!”


从2010年3月到2013年1月,孩子上初二到高一厌学那段时间,这场景是家里常有的,我跟孩子互相指责埋怨成了生活的常态。


那段时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经常赖床,担心恐惧他迟到后遭罚,会与老师起冲突进入恶性循环,我每天处于焦虑无法自拔。


这种焦虑感让我看不到孩子的痛苦无助,每天就是各种催促跟唠叨,只有他按时出门我才能安心,为这,孩子跟我频繁起冲突,彼此都痛苦不堪。


之前因为提醒孩子起床,经常跟孩子发生冲突而焦虑,就是因为我没有跟孩子划清界限,管了孩子的事。



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 天天要闻



界限产生责任

直到2013年1月份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后,我才意识到,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自己的事。


孩子厌学很大部分原因是他自信心受挫了,我们特别重视学习成绩让孩子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手机游戏,孩子失去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做事的机会,而人的自信心就是来源于不断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


要重塑孩子的自信心,首先需要我跟孩子划清界限,归还责任,让孩子有更多做事情的机会。


过去的错误认知,我太看重学习和成绩,孩子觉得学习是我的不是他的事,孩子自然不会操心学习的事,加上人际关系的困扰,孩子起床磨蹭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孩子赖床、学习动力不足跟我之前的越界、包办代替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一定要相信孩子,把属于孩子的责任归还给他。


比如说:起床,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承担部分家务等等。


一下归还那么多责任,孩子也接不过去,为了脱离之前的痛苦的状态,我打算从最棘手的起床、学习问题着手。


一个人如果认为不是他的事,当然不会积极主动。于是,趁孩子心情不错时,我告诉孩子:儿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起床、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因为妈妈以前没学习也不懂,所以包办代替了很多。


从今天开始,妈妈不再提醒你起床了,学习的事妈妈也不会再插手,妈妈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不行,我自己做不到,你必须提醒我起床!儿子很不高兴。


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给孩子适应的时间,我跟孩子约定好:这一周每天提醒你一次,下周开始你自己调闹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6年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快就调整得过来呢!


期间,孩子又迟到过几次,回家埋怨老师时,我没有去讲道理也没有指责他,只是耐心陪伴,认同他的感受。


偶尔来一句“是呀,是有些尴尬”,“嗯嗯,换我也会很难为情的”,“儿子,最近起床越来越早了,给你的坚持点赞”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终于养成了自己起床的责任心。我也省心了很多,紧张的亲子关系开始缓解。



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 天天要闻



分清责任,家校合作

学习家庭教育以前,不自信、不学习的我最恐惧跟老师打交道。


学习让我明白了:一切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孩子厌学的本质是跟老师跟同学的关系出了问题。需要先协助孩子处理好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


虽然学习是孩子跟老师之间的约定与合作,但,老师对孩子的支持、鼓励却尤为重要。


因此,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的责任、我需要做的就是:注重家校结合,多关心老师的工作与生活,多跟老师联系、建立好关系,做好孩子跟老师的桥梁,不断给老师传递信心。


否者,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既要工作又要生活,精力很有限,那么多学生,我自己都不重视、不主动跟老师联系,老师凭什么在我孩子身上多花心思?


所以,我必须要去面对老师。我鼓足勇气先找了班主任老师,老师的热心与爱心让我很感动,那么忙老师还给我安排了一个小时,真心感激他。那天我跟老师说了很多话,现在还记得一些:


老师,孩子这样的状态给您添麻烦,让您费心了,因为之前我家庭教育的缺失,跟爱人的关系不好,自己很情绪化,让孩子安全感很不足。


我溺爱、包办代替太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和同学更好的相处,孩子现在很无力无助,内在很多的干扰,让他不能安心学习。


您是很有责任心、爱心的好老师,换其他老师也许早就放弃孩子了!遇到您,是我跟孩子的福气。


孩子其实非常的有上进心,他也很渴望把学习赶上去,现在我在学习家庭教育,希望老师以后多帮帮我,多多支持我跟孩子。


后面又陆续跟各科任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经常跑学校寻求各位老师的帮助。自信心不足、厌学、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孩子,就是会让老师格外的费心。


所以,每次跟老师们见面,我都会发自内心深处感恩老师,去承担自己家庭教育缺失的责任,不断给老师传递信心。


随着我的改变,亲子关系开始缓和,那段时间,孩子每天回家都会先跟我说会话再去学习。我就帮助他去理解老师的辛苦与不易,让他多理解、接纳同学。


因为他的态度变了,老师、同学自然会改变之前对他的态度,所以孩子跟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好转,孩子不再害怕去学校。



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 天天要闻



随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修复,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比以前积极主动了。


经常背历史、政治、地理,写数学作业到凌晨一点,历史笔记还被老师全班表扬。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孩子的月考成绩上升了70多分,孩子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很多,越来越阳光开朗。


家校合作,分清责任,把精力放到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事情上,多与老师建立好链接,多给老师传递信心,就能给孩子更好的助力。


培养孩子责任心,需保持耐心、温柔并坚定

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为什么我每天能够坚持早起做饭?那是因为我不做没人替我做,孩子跟爱人就会饿着肚子去上班、学习,这是我的责任,是我该做的事。


所以,培养孩子责任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这件事情就是我该做的,我不做没有人会替我做。


有一次,儿子连续几天洗内裤,提醒儿子只答应不见行动,我心里真的很着急,恨不得帮他洗了,可是想着课堂上老师的话:“界限产生责任”,“不要老想着为孩子做点啥,而是要经常提醒自己不为孩子做点啥”。


我就默默告诉自己: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千万要忍住,不要包办代替。


第二天晚上洗完澡出来,儿子嘿嘿地笑:今天没有内裤换了,一会必须把那4条内裤全洗了。


还有一次儿子感冒了,晚上洗完澡后,儿子说:妈,今天你帮我洗一下衣服吧,我不舒服不想洗。


我说:洗衣服是你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儿子说:天天都是我自己洗的,今天你就帮帮我吧。


我耐心地说:儿子,感冒的确实很难受,可洗衣服你自己的事,妈妈真的不可以再帮你,妈妈有时候生病不舒服也要坚持做家务呢,实在不行等你休息好了再洗吧。


有时孩子想偷懒耍赖,寻求帮忙时我就会笑着问:儿子,那是谁的事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儿子知道他的事情我真的不会再帮他做了,所以,儿子现在把“饮水机换水”“饭后洗碗”“洗自己的衣服”“逛超市提重的袋子”“扔垃圾”都当成了自己分内之事。


归还责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我们给自己、给孩子有更多耐心与时间,需要我们温柔并坚定。



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 天天要闻



正向反馈,激发孩子内在动力,提升孩子自信心

前两年我特别的困惑:为什么我学习了这么久,孩子的自信心还是没有明显提升呢?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次课堂上,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人只有在不断付出、被别人需要、服务于他人时,才会产生成就感与价值感。价值感越强的人自信心才会越强。


人的自信是他对自己的相信,需要他不断去做事,坚持去做成一件又一件事,这样他才会真的相信自己。


孩子喜欢吃天蚕土豆、蒜香排骨和京酱肉丝,我就鼓励孩子自己去准备食材,协助孩子自己去做。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道菜时,我会一边享用孩子的劳动成果,一边夸奖孩子做事情过程中的耐心与专注,感谢他的用心付出。


当孩子承担了家务活、为家庭付出后,我会及时给予孩子正向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比如:

儿子,今天你把地扫了,及时把垃圾扔了,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整洁舒适,谢谢你!

儿子,咱家装修房子,你帮着设计帮着选材料,因为有你,我跟爸爸省心多了。

儿子,你现在的土豆不但削得快,皮还很薄,可见,你做事真的很用心。

儿子,这段时间妈妈手疼,你每天给我拧洗脸水,每天给我做饭,妈妈感觉好幸福啊!


我的不越界与及时的正向反馈让孩子有更足的动力坚持去做事。当孩子做出一个又一个成果时,他的动手能力、成就感、价值感、自信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青春期厌学休学4:以界限之力,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 天天要闻


看文章的您,如果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感到焦虑,很大的可能性是您越界了,管了孩子的事!


我们的无界限、包办,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很多的成就感、价值感,让孩子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减弱。


我们迟早要离开孩子,我们不可能一直溺爱包办。只有我们从行为、意识层面上跟孩子划清界限,不越界不包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插手孩子的事。


孩子才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心和自主性。在不断做事的过程中,他的价值感、成就感、自信心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只有我们不断坚持学习,有了跟孩子划分责任与界限的能力,才能做到“不越界、归还责任”,才能做到温柔并坚定的给孩子更多做事的机会。


当孩子承担了责任或者为家庭付出时,我们要及时认可、肯定孩子的付出与努力,激发孩子做事的动力。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时,他才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一些事情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才会被重塑。


厌学休学相关文章:

孩子从休学到复学,这段路,父母到底该怎么走

青春期厌学休学1: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亲子冲突不断,家庭陷入困境

青春期厌学休学2:修复夫妻关系,改变孩子成长的土壤

青春期厌学休学3:如何修复亲子关系

青春期厌学陪伴系列8:苦熬近3年,焦虑妈妈终于寻得了出路


我是铭妈,陪伴孩子走出网络的幸福妈妈,用文字传递信心与力量,助您在教子路上更轻松!


未完待续,觉得有收获的伙伴,请“关注”“点赞”“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闻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时,杨绛被安排清扫公厕。面对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与异味,她没有怨怼敷衍,而是亲手缝制拖把,带着肥皂与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块瓷砖,细致到为空间通风除味。不多时,曾经污秽的角落竟变得窗明几净。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在此处掏出书本静静品读,说“厕所就是我的书房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一个专为感恩父亲而设立的节日。在人生的第五个父亲节到来之际,我已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三个月前,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爸爸陪亲子公益行动”正式启航,每周末邀请社区内3—6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一起来听故事、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 天天要闻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此前报道>>多个“第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