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張翀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員,出生在潼川,於正德六年考中進士,被選任為庶吉士,後改為刑科給事中。期間告病還鄉,起複後當了戶科給事中。嘉靖皇帝繼位之後,下詔禁止地方向皇宮在定額外另搞一些東西進貢。到了第二年的時候,中都鎮守宦官張陽又來進貢新產的茶葉。
11月14日
1972
歷史
我國歷史悠久,歷經千朝百代。每個朝代都有其獨特的貢獻與遺憾。其中,秦朝和明朝的遺憾尤為人所熟知。秦朝雖實現了中國首次大一統,但其短暫的存在,以及嚴酷的統治政策,使其成為歷史的遺憾。明朝則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文化底蘊,卻因封閉的對外政策,錯過了工業革命的機遇,遺憾地衰落。
11月14日
1930
歷史
已是瞎眼老太的竇太后,為何漢武帝還會對她,如此的忌憚?前言:公元前180年,劉徹,漢高祖劉邦之孫,即位成為了漢武帝,開啟了漢朝的黃金時代。他的上位標誌著漢朝早年因為權臣和外戚勾結而導致的政治動蕩終於平息。然而,即便是這位光輝照人的帝王,初登帝位時也飽嘗了被權力機構邊緣化的痛楚。
11月14日
1056
歷史
司馬懿也算是三國時期的一位風雲人物了,別的不說,光他熬死了蜀漢丞相諸葛亮這一點,就足以為人津津樂道了。但是,我們有很多朋友由於閱歷和見識較淺,沒辦法做到理性和客觀地去看待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習慣性地「因為愛所以愛」或者「一旦愛上你,你的所有都是美妙的」。
11月14日
1511
歷史
咸豐帝,在歷史的舞台上,是一個承受多重壓力和矛盾的統治者。他的權力所及,囊括了一個既受到太平天國威脅,又深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天朝大國。在他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中國已經陷入深重的困境,然而,他在對待不同矛盾時的動搖和猶豫,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尷尬篇章。
11月13日
1661
歷史
1949年11月,國軍軍長劉伯龍在貴陽逃竄時,將黔軍元老盧燾騙到市郊槍殺。谷正倫得知後,氣得吐血,發誓除掉劉伯龍。劉伯龍是貴州人,性格孤僻冷血,嗜殺成性。正因為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殘忍性格,劉伯龍立下「赫赫戰功」,深受蔣介石賞識,晉為陸軍中將,在職級上也不斷高升。
11月13日
1733
歷史
明始亡於嘉靖,不僅表現在皇帝怠政,朝局混亂和內憂外患,更加令人嘆息的則是良將蒙塵,下場凄涼,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宣大總兵翁萬達。庚戌之變背後的原因雖然很複雜,但是有一點卻不容忽視,那就是宣大總督翁萬達的回鄉守制,才讓俺答汗有了可乘之機。
11月14日
1728
歷史
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月十一,明世宗朱厚熜的康妃杜氏薨。按照喪服制度,杜氏之子、皇子裕王朱載坖(隆慶帝),和妻妾們要為親娘服斬衰三年(實服27個月)。但裕王的嫡一子朱翊釴(憲懷太子)卻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十月初一就出生。
11月14日
1428
歷史
溥儀,作為中國最後一位皇帝,親歷了封建制度的崩潰和新中國的崛起。而毛澤東同志,則是新時代的奠基人,帶領中國走向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
11月13日
1287
歷史
法國大革命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它不僅在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為女性解放運動和婦女權益改革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受到了諸多限制,被局限於傳統的家庭角色,缺乏政治權力和經濟獨立。
11月13日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