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持續緊張,功率半導體目前平均漲價10%,核心上市公司名單來了!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仁森)訊,晶圓缺貨影響越來越大,功率半導體行業目前平均漲幅10%,部分產品漲幅更高。

《科創板日報》記者12月5日從供應鏈多家公司獨家獲悉,「晶圓缺貨嚴重,不排除有更多漲幅。2021年H1訂單排滿,甚至有訂單排到明年年底。」

近期功率半導體行業漲價並不意外,究其主要原因,還是供給緊張。

光大證券稱供給緊張主要有2大原因:

1、8英寸產能重新分配。疫情影響下的平板電腦、PC/NB和面板等出貨旺盛,導致驅動IC、觸控IC等邏輯產品需求向好,8英寸產能緊張,價值量較少的MOSFET等功率器件產能受限;

2、8英寸總產能(全球約1790萬片/月)增長困難。首先新產線擴產困難。代工廠和IDM廠商均在布局12英寸產線,8英寸產線多年未有擴產,且擴建8英寸新產線仍然需要2-3年,無法解決當前產能緊缺問題。其次二手設備不足以建設新產線。在未有8英寸新產線擴產情況下,僅能購買二手設備搭建8英寸產線。根據SurplusGlobal數據,全球8寸二手設備約700台,但全球8英寸設備需求至少為1000台左右,二手產線建設同樣困難。

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巨大,持續高景氣

華創證券稱,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巨大,5G、汽車電子等為行業增長提供強勁動能。功率半導體是實現設備電氣性能的必備要素,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工業、汽車電子等領域,總體市場空間超400億美金,中國佔全球需求的35%以上,且市場增速顯著高於全球,隨著5G帶來的萬物互聯及基站、數據中心數量的迅猛增長,及汽車電子化程度的不斷提升,MOSFET及IGBT有望持續放量,帶動功率半導體市場實現較快增長。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短期來看,在PMIC、驅動IC等需求下,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在政策支持下,中長期來看半導體產業鏈有望在材料、設備和製造等環節獲得重點突破,積極關注產業鏈公司研發和國產化導入進展。

功率半導體核心上市公司

國元證券推薦綜合實力強勁的全球標準器件龍頭聞泰科技;代工與IDM模式並行,擁有國內最全面的功率器件產品線龍頭華潤微;國內功率器件領軍企業揚傑科技;國內晶閘管龍頭捷捷微電;國內IGBT模塊龍頭斯達半導;

同時建議關註:通過產品組合調整,向中高端進軍的老牌功率IDM龍頭華微電子;化合物半導體代工龍頭三安光電;大功率器件優質公司台基股份;產品線豐富的IDM龍頭士蘭微;高壓、大功率晶閘管龍頭派瑞股份。

光大證券建議關註:1)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公司華潤微、新潔能、斯達半導、聞泰科技(安世半導體)、立昂微、揚傑科技、捷捷微電;2)代工廠商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