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迎來大洗牌,拼模式或成未來主流?

從火爆網路到習以為常,是拼單的熱度消退還是拼單已經融入消費生活?

從2015年隨著拼多多的誕生,拼單或拼團的消費方式迅速走紅,成為電商行業最為矚目的新模式。作為拼多多主要模式之一,拼單也曾面臨他人的唱衰,認為這種新的方式給消費市場帶來的只是新鮮感,想保持熱度很難。

然而,五年過去了,拼多多憑藉拼單模式,已經成長為用戶近7億的電商巨頭,拼單的購物方式不僅沒有消失,還引發了一場全民熱潮,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越來越深。

為什麼拼單模式能夠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網購方式?這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息息相關。

當前,線下消費的場景,通常是幾個朋友一起逛商場買買買,除了單純的購物,社交也是消費行為中的重點。因此,網購時的社交需求逐漸凸顯。而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則恰好能把購物和社交兩種需求完美融合。

況且,拼單形成的巨大需求池,使商家更願意降低產品價格。從而,讓消費者也能買到更高性價比的商品。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全民拼單的背後,也是電商行業正在進行的一次新變革。

在傳統電商場景下,消費者主要通過搜索,在海量的商品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是以「物」為中心,典型的「人找貨」模式,不僅沒有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在這個過程中,人也變成了平台冷冰冰流量。

而新電商「拼單」則是以「人」為中心,通過社交屬性的裂變,讓用戶主動推薦商品,平台則用演算法、數據等技術去理解用戶的需求和喜好,並對用戶精準推送,這就是「貨找人」的模式。

因此,在拼多多上,消費者往往不需要直接搜索,而是在拼團、秒殺、百億補貼等活動中就能挑選到心儀的商品,比傳統電商更加方便和智能,與現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十分符合。電商行業由此向「拼」過渡。

其實,早在2018年,景林資產就對「拼」模式,是否可行進行過大量分析。但在發動十五路大軍進行重點調研後,果斷開始對拼多多加倉。如今,景林資產也因這一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購物到打車,從線下到線上,拼單已經無處不在。這些現象不無都在,印證一個事實。那就是,傳統電商逐漸退出舞台,以「拼」模式為核心的新電商時代已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