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芯可用也沒事,手機不過是華為的冰山一角

手機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手機業務,華為最強的就是資源整合能力。人才整合,鴻蒙班、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拜訪上海高校,華為一系列的動作都在表明,對於人才的重視。華為不僅吸引人才,還在培養人才,996不是目的,也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過程,對於華為來說,只要核心人才還在,就不懼怕任何打壓和限制。

技術整合,都知道華為超過8萬項專利技術,雖然華為每年也要向其他公司支付高額的專利費,但誰也不能排除,未來會有越來多的企業需要向華為交專利費。專利技術是企業核心技術的沉澱,而產品只是技術的一個提現。華為可以產品賣的不好,但專利技術一定不能沒有。對技術的整合,使得華為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尤其是在5G領域,這也是華為偉大的重要原因。

最後說一點容易被忽視,就是供應鏈的整合,尤其是在今年,華為對自己的供應鏈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梳理,不僅要優質的零部件,還要儘可能國產。國產的品質即使達不到,也會用低端的產品,帶著這些供應商一步步向前走。其實,很多時候應該感謝華為、小米多年前的低端產品,正是他們的存在,使得國產零部件供應鏈體系,有了發展的機會。就像今年華為面對的困境一樣,自主的供應鏈資源整合,讓華為擁有了更多的體系。

這裡不是在吹捧華為、也不是替華為代言,而是華為確實擁有了很多企業沒有的決心、意志和眼光。華為手機也好,5G也好,都是國產科技的一個縮影,但有一點是共性,堅持自研,堅持核心技術自研,這是所有科技企業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