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來了!騰訊老乾媽握手言和,網友們又被笑到了

前不久,老乾媽被騰訊頂上了熱搜。

劇情太魔幻,騰訊被騙,非但沒獲得同情,還遭到全網嘲笑

吃瓜歸吃瓜,不過誰也沒料到,一向低調的老乾媽,突然又火了,還憑此掀起了銷售市場的狂潮,接連在京東、淘寶、蘇寧易購賣到斷貨,在線下超市,原本一天只賣出10來瓶,現在也增加到500多瓶

更有趣的是,很多人買了老乾媽後,便分享各種炒菜教程,人們也積極回應,討論各式奇特吃法,漸漸颳起了一股懷舊之風,人們對老乾媽味覺上的記憶和渴望,就這樣被喚起了。

01

80、90請回答!

02

醬菜,陪伴著每一個奮鬥的中國人

從古至今,中國人的餐桌上是不能沒有醬的。

以前交通極其不便利,人們外出謀生,路途漫漫,必須帶點路上吃的乾糧,以解飢餓。不方便攜帶一些新鮮的食物,容易腐爛。

所帶的食品必須乾爽,少汁水,夠咸,夠辣,防止腐爛,像是腌韭菜、蔓菁絲、蘿蔔乾、臘腸等。

老乾媽的便宜、方便,任何事物和它搭配,都能給人以新的幸福感,物更美、價更廉的醬菜,更是獲得了外出打拚人的青睞。

它使饅頭不再乾澀,使麵條不再清淡,使打拚的日子也不再無味。

03

愛拼才會贏

「老乾媽」醬菜,在餐桌上陪伴著打拚的人,老乾媽的故事,也在精神上陪伴著我們。

老乾媽「出生」在貴州省一個偏僻的山村,42歲那年,沒有讀過一天書的陶華碧,獨自拉扯著兩個孩子,靠苦拼,自製辣椒醬,一個店一個店的推銷,漸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1996年,陶華碧辦起工廠,正式推出「老乾媽」風味豆豉,批量生產,靠著獨特的口味、過硬的質量,很快就迎來了爆髮式增長。

1998年,老乾媽的產值還只有5014萬元;

1999年,老乾媽產值就突破億元大關,增長2.51倍(達到1.26億元);

2006年,增漲25.6倍(達到12.8億元);

2016年,年度銷售額增漲90倍(突破45億元)。

它究竟有多厲害呢?

是除了茅台之外,貴州的第二張名片;是除了華為以外,極少數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用強大現金流抵擋資本介入的企業。

長期霸佔中國辣椒醬行業絕對第一的位置,還以網紅食品的姿態行銷遍及全球。

在亞馬遜上,即使零售價高達70+人民幣,但依然好評如潮。

04

還是那個老乾媽,還是那個味道

故事的結尾,騰訊和老乾媽握手言和,雙方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釐清誤會,並在積極尋求正式合作。

看客退去,但我們對老乾媽的關注還在持續。如果不是這次新聞,很多人還不知道,老乾媽竟然多了很多口味,將近20種!

腐乳、香辣菜、番茄味、竟然還有火鍋底料!看來又能開發出很多吃法了。

據說,康師傅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統一,而是外賣軟體;疫情之下,速食麵賣的特別好。

在2012、2013年的時候,益達的銷量驟減,它發現最大的原因是智能手機和4G的普及,因為在超市結賬的時候,人都是低頭玩手機的。

而健身房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成人英語教育機構。

跨界競爭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

老乾媽和騰訊跨界吵架,卻使老乾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掀起了銷售市場的狂潮。

在這個時代,我們永遠不知道即將打敗我們的競爭對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