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阿里,閔萬里投身產業智能「敏捷」實踐

「中國今天的很多工廠是一流的產線、二流的產品、三流的價格。一定是哪裡出問題了。」

閔萬里告訴第一財經,很多行業的龍頭企業不乏從國外進口的先進產線,但是產線的「智商」沒有提升,只是按照操作手冊蕭規曹隨。隨著數字基建提上日程,他期待這次產業智能化的變革能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受益。

其中,數字化技術將會在未來貫穿從上游設計到生產製造商再到下游的流通和銷售環節,而閔萬里的創業方向正想要以技術加資本的雙輪驅動提升工廠數字化能力。

離開阿里去創業

閔萬里曾任阿里雲副總裁、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並負責領導阿里雲人工智慧ET大腦項目,2019年離職後成立了深圳坤湛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北高峰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分別持有49%和99.9%的股份。

「2018年做完工業、農業、城市大腦方面的工作,我已經有一個判斷:雲智能、雲計算的未來戰場是在產業當中,不是在互聯網當中。雲計算的威力是把幾萬台計算機的能力在一秒鐘之間集成在一起去打穿海量數據,看到背後的價值。」他認為,這種真真切切的價值產生是行業的共性,想要通過新的機制把這樣一種可能性迅速轉化為整個行業和產業的現實。

當然,這一領域已經有不少科技公司在嘗試,包括阿里、拼多多、蘇寧等電商平台基因為主的公司,基礎做法就是以電商平台為中心,安裝攝像頭確認工廠的開工率,再基於平台公司對上游製造商的理解和能力的判斷匹配不同類型的訂單。而對於製造型企業自身的數字化嘗試,是基於OT(操作系統)和IT(信息化)系統的打通,比如羅克韋爾等外國企業。

如果僅僅是分發時做到了精準匹配,生產廠商的能力會固化在某一種類型上,也可能會造成一家企業具備壟斷的中心化地位,導致所謂數字化改造利益最大化的受益者是某一家或幾家公司。長遠來看,製造業企業的內功如果沒有得到提升,將淪為互聯網中心化平台的附庸。

製造業要自強,內功就是讓生產線變得聰明,讓設計師與時俱進,能夠對消費者理解,而不是通過某一個平台拿銷售報表。銷售報表的背後隱藏了太多的消費者訴求。想生產鞋子、設計鞋子的人,如果聽不到消費者的訴求,只看到了銷售的指標,肯定不是一個健康的模式。

「所以一定會有C to M,在M這一端一定會出現一體化的,從生產、製造、銷售、營銷一體化的強有力的品牌。」閔萬里表示,這將是多個公司共同參與的結果。他希望的是在效率提升之外能夠「讓這家企業的產線會主動的思考,讓它的思考力上升,而不僅是讓它的響應力提升」。

從想到做

但如何找到這樣的工廠?

閔萬里在關注實體製造業中整體的生產效率和利潤率明顯偏低,但本身又不會消失的行業。「利潤率偏低說明整體行業壓力偏高,只要在這當中去找誰是這個長期行業當中此時此刻比較焦慮,願意想而且已經有所表示要行動的,就會派出技術團隊進行深入接觸。」

工業生產此前注重的是規模和安全,實行的是崗位責任制,但是沒有人把不同的崗位串連在一起分析協同、參數調試導致每個人只管自己的,而機器產線又沒有設計那麼聰明,去主動告訴他們怎麼協調,因此導致一流產線、二流產品、三流的價格。

「相當多的製造業企業先天條件ok了,它有信息化系統,也有了數據,完全可以用我們以前在其他行業用過的方法論,去找到這個企業當中的問題進行精準點穴。幾十道工序,我可能點了兩道工序就能把它變好,從幾十個選出兩個來下手,這就是智慧。」

方案的落實需要解決方案基於現有的決策系統和數據流,然後嵌入。「你不可能把人家現有的東西全部推翻,怎麼切進去傷害最小、阻力最小,效果又最快,這個要很強的方法設計,找准接入點,有點像腦機介面,你也不能把這個人的腦子不要了,但是你還得把介面接上去。」他說。

提升上游製造業當中龍頭企業的生產效率猶如一次進入數字化時代的轉基因工程,它們顯然也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標的物。

「大平台的好處就是在那個時間點給了我一個背書,讓我能夠敲開一些門,找到機會讓我嘗試。一旦我嘗試的多了,經驗有了,方法論有了之後,就需要一個更加聚焦、敏銳、敏捷、執行的組織。」閔萬里對未來有所期待——這也是此次創業中,科技加資本雙線驅動的便利所在:既有可能是因為製造業企業先有技術訴求而進一步接觸,也可以再跟進判斷這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