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3C標識充電寶「禁飛」首周:民航與鐵路安檢標準不一

自6月28日起,民航局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另一方面,鐵路部門並不查驗充電寶3c認證標識或品牌。針對充電寶「禁飛」一周來的落實情況,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鼓包或破損的充電寶也「禁飛」

7月4日,濟南遙牆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該機場嚴格執行民航局通知,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已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已經鼓包、破損的充電寶,同樣禁止攜帶。飛行途中,也禁止使用充電寶。」

此外,對於3c標誌的位置,機場工作人員也做出提示,方便旅客出發前自行查驗。據介紹,充電寶的3c標誌一般貼在產品的背面、側面兩端,或通過模壓壓在產品上,仔細看會發現多個小菱形的「ccc」暗記。每個3c標誌後面都有一個隨機碼,對應廠家及產品。

對於旅客攜帶的充電寶是否屬於召回批次產品,機場工作人員建議旅客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官方網站,在「消費品召回」欄目輸入「移動電源」進行搜索查詢。

濟南遙牆國際機場工作人員還表示,該機場候機樓內的座椅基本配齊了充電設施,還設置了5處充電吧台,更好滿足旅客進出港時的充電需求。

根據民航局6月26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旅客攜帶充電寶航空運輸管理的通知》,三類充電寶被列入「禁飛」名單——無3c認證標識、標識不清晰或被篡改、被召回批次產品。

此前,羅馬仕pac20-392、安克a1642等型號因存在電芯缺陷,已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列入召回名單。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今年已有超過150萬台存在電芯缺陷的充電寶被召回。

濟南西站:

不查驗3c認證標識或品牌 

在航空領域嚴查充電寶的同時,高鐵旅客卻體驗著不同的安檢標準。7月1日,鐵路12306官方客服明確回應:乘坐高鐵攜帶充電寶只需滿足「標識清晰、單塊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兩項條件,不查驗3c認證標識或品牌。

記者諮詢了濟南西站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鐵路部門執行的政策源於2022年7月1日施行的《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託運物品目錄》。鐵路系統以標識是否清晰、額定能量值是否超過100wh作為核心管控指標,100wh相當於約27027mah,即市面上常見的27000mah以下充電寶均可通行。

民航與鐵路安檢標準的分歧,引發公眾困惑。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種差異源於運輸環境的不同風險係數。飛機在萬米高空密閉環境中,充電寶起火後果是災難性的,而地面交通工具處理突發事件相對容易。隨著技術進步,安全標準應該趨向統一。

充電寶行業頑疾:

抽檢產品不合格率高達四成多

數據顯示,我國充電寶市場規模已突破1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30%以上。與此同時,繁榮背後暗藏危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監測顯示,充電寶抽檢產品不合格率曾高達43.6%。

引發充電寶「禁飛」危機的導火索,正是源自產業鏈上游暴露的質量隱患。據羅馬仕、安克此前發布的召回公告,充電寶召回原因是電芯存在原材料變更,導致在極端情況下或有燃燒風險。安普瑞斯正是這兩家充電寶企業的電芯供應商之一。

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查詢的結果,安普瑞斯的11個3c證書均自6月10日起變更為「已暫停」狀態。

針對安普瑞斯的電芯問題,此前,江蘇省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媒體回復稱,目前正在調查中,後續會統一對外發布。

安普瑞斯的客戶包括羅馬仕、安克、小米、綠聯、倍思等主流品牌,截至2023年,其在國內累計生產鋰電池數量突破1億隻。

充電寶行業的另一個亂象是惡性價格戰。某電商平台上,以20000mah快充型號為例,售價從2021年的140元腰斬至目前的69元。部分廠商為降低成本,在電芯正極材料中摻雜雜質或簡化隔膜結構,導致安全冗餘不足。一枚合規電芯成本需超40元,而違規產品成本可壓低25%以上。

充電寶「禁飛」正倒逼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安全戰」。7月1日起,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華強北電子交易市場的專項整治進入關鍵階段。近期已有違規商戶因銷售無證產品被處罰款,並清理庫存以符合標準。目前,華強北市場內90%以上的充電寶櫃檯已明確標註3c認證標識。

電商數據顯示,新規實施後合規產品銷量環比增長40%。行業分析師指出,「充電寶市場格局將徹底改變,頭部品牌通過綁定優質電芯供應商強化品控,而缺乏技術積累的小廠商面臨生存危機。」

消防專家:

避免使用超過5年的充電寶

對消費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該如何正確選購和使用充電寶。

對此,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相關專家建議:優先選購2023年8月以後生產、帶有清晰3c標識的產品;避免使用超過5年的老舊設備;日常注意避免充電寶遭受擠壓或高溫環境。在飛行途中,如遇充電寶異常發熱,應立即告知乘務員——鋰電池起火不能用水撲滅,需用專門滅火設備處置。

「安全成本必須由全產業鏈共同承擔。」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專家認為,從代工廠到品牌商,從銷售平台到消費者,每個環節都需要建立安全責任意識。充電寶新規引發的行業震蕩,本質是市場對低價劣質產品的集體出清。

(大眾新聞記者 許金星 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