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鄢子為編輯|陳曉平7月1日,北京颶芯科技對外官宣,完成3億元b輪融資。
颶芯成立於2017年7月,核心團隊由多名經驗豐富的博士組成,主攻氮化鎵激光晶元產業化,實現關鍵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
本輪融資,颶芯獲得國家基金、半導體產業方和一線投資機構的認可。
3億融資由深創投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特定投資載體)、中國國新所屬的國風投新智基金聯合領投,廣發信德、盛景嘉成參與投資,老股東荷塘創投持續加註。
「這是對團隊數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埋頭做事的肯定。」
颶芯創始人、董事長鬍曉東表示,這輪融資金額較大,颶芯在充足資金加持下,將加快氮化鎵激光晶元國產化的進程。
技術攻堅
颶芯科技在官網的顯眼位置,印了這麼一句話——團結奮鬥,守正創新,為我國光電子科技和產業做貢獻。
這句話出自中國科學院院士甘子釗。謹記甘院士教誨,颶芯團隊八年磨一劍,攻克了氮化鎵激光晶元生產中的技術難題。
氮化鎵激光晶元,即gan,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
據聯合領投方「國風投」介紹,氮化鎵激光晶元是顯示、照明、製造加工等多領域的核心光電器件,具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基於突出的技術壁壘和行業knowhow,多年來國內市場基本被國外企業所壟斷。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鎵生產國之一,以gan為材料的半導體優勢諸多,然而,科研攻關難度大。
具體來看,這類激光晶元中,每平方厘米數百萬個缺陷,使光子在諧振腔反射時如穿亞馬遜叢林般,易被散射吸收,造成損耗;且每個缺陷都可能成為漏電通道,導致晶元被擊穿,難以實現長壽命。
颶芯科技的核心團隊,從事氮化鎵半導體激光器研究20餘年。
早在2004年底,其即在國內首次實現波長為405nm的脊型波導氮化鎵基激光器的電注入激射,為中國氮化鎵基激光器零的突破做出重要貢獻;後又歷經8年磨鍊,攻克gan激光晶元的製備工藝與封測難題。
2023年,颶芯科技建成國內首條gan半導體激光晶元量產線,並投入實際生產;2024年,又率先在國內實現大功率氮化鎵激光晶元批量供貨。
據官方披露,颶芯已實現數千萬顆晶元的穩定出貨。
落地應用
颶芯科技,正逐步拓展產品矩陣。
目前,其已擁有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的紫、藍、綠光多款氮化鎵激光晶元成熟產品,且已成功導入下遊客戶的多領域場景。
「我們的產品在多個應用領域成功替代進口,驗證了技術路線的成熟可靠,更彰顯了團隊將實驗室創新轉化為規模量產的核心能力。」颶芯創始人、總經理宗華稱。
宗華
據介紹,颶芯產品功率涵蓋範圍較大,封裝形式靈活,可廣泛應用於激光電視、激光投影、有色金屬焊接、激光手術、增強現實、激光通訊等重要領域。
此次b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柳州基地的產能擴建、中小功率產品升級、多款大功率產品市場放量、人才引進等。
「本輪融資,標誌著颶芯科技產業化進程進入全面加速階段。」
宗華表示,依託本土化服務網路,颶芯將可提供從產品導入到量產落地的全周期快速響應,而這種貼身服務優勢是國際廠商難以複製的。
面向未來,颶芯科技計劃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突破更多應用領域,加速完成從技術追趕到產業引領的關鍵跨越。
投資機構看好該公司前景。
「颶芯科技核心團隊在氮化鎵領域深耕20餘年,技術底蘊深厚,且率先在國內實現氮化鎵激光晶元量產,有力推動了氮化鎵半導體激光器的國產替代進程。」
領投的深創投投資團隊表示,願支持颶芯團隊不斷成長,持續助力氮化鎵激光晶元創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