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DC 2025前瞻:從iOS 19到AI和iPad功能再突破,共有5大看點

蘋果WWDC 2025馬上就要登場了,每年這個時候,果粉們最關心的無非兩個問題:蘋果又整了什麼新活兒?這次的升級,值得我們買單嗎?

我今天提前幫大家把外媒最新爆料梳理了一遍,說實話,這次的變化不只是一次系統迭代,而像是一場徹底的「蘋果生態洗牌」。

先看iOS 19,蘋果這次是真的把「視覺語言」玩出了新高度。

整個系統界面將全面朝Vision Pro的方向靠攏,半透明感、層級分明的動態UI,甚至連光影效果都開始模擬空間感。聽著像炫技?

其實是蘋果在悄悄給iPhone「空間化」做鋪墊。

換句話說,iPhone正在從一個二維的觸屏設備,過渡到一個具備空間理解能力的「入口終端」。

以後你在用手機時,可能不只是點按和滑動,而是進入一個更沉浸、更立體的交互體驗。

接著說說iPadOS 19,這波是真的奔著「替代Mac」去了。

新的系統支持在連接鍵盤後自動切換成類似macOS的桌面模式,頂部菜單欄終於「長出來」了,再加上大幅升級的多任務系統——窗口隨意縮放、應用間文件直接拖拽,這種操作邏輯基本就是Mac的復刻版了。

可以這麼說,蘋果是鐵了心地把iPad從「看劇神器」往生產力工具這條路上推。未來一個設備搞定娛樂、辦公、創作,可能真的就靠它了。

說到前沿,Vision Pro無疑是蘋果最傑出的產品。

根據最新測試,蘋果正研究通過眼球滾動來控制屏幕內容。你只需要盯著屏幕邊緣,它就能自動滑動頁面。聽著是不是很像科幻片

其實蘋果的核心想法是替代傳統手勢,用「眼動」作為更自然的輸入方式。如果這套交互成熟落地,或許我們未來用設備的方式,真的會從「點一點」變成「看一眼」。

AI部分無疑是重點要講的,蘋果內部正在秘密推進一個名為「Project Mulberry」的健康AI教練項目。

目標是通過Apple Watch和iPhone的數據,給用戶量身定製運動、飲食、睡眠等方案。重點來了,這不是白送的服務,而是計劃打包進一項年費超過200美元的新訂閱里。

蘋果顯然是在用AI綁住你的健康,也順便提升服務收入。但站在用戶角度,這可能會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生態鎖定」:你的身體狀況,未來也可能由Siri來建議。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但其實影響巨大的點——蘋果打算開放設備端的AI模型介面

這代表開發者可以直接調用iPhone本地的AI算力,實現文本生成、圖像優化等功能,不需要上傳雲端,速度快、隱私強,這對用戶和開發者來說都是個雙贏。

這代表未來在你手上的AI應用,會更快、更穩、更本地化,不再受限於網路和雲端限制。

回過頭看這五個核心變化,不難發現蘋果正在做兩件事:

一是把全平台的視覺體驗打通,iPhone、iPad、Mac,包括Vision Pro的界面和交互都逐漸趨於一致;

二是用AI作為紐帶,連接硬體、服務、生態,讓每一個設備都變得更智能、更懂你。

所以,這真不是一次普通的系統更新,更像是蘋果在為「下一階段的計算平台」鋪路。

如果你還停留在「修bug、換圖標」的認知里,那今年的WWDC很可能會刷新你的想像力。

最後也想問問各位水友:你覺得這波更新,有沒有擊中你最期待的點?蘋果這一次,是革新,還是繼續在畫餅?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