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等醫療新技術納入醫保 價格項目惠民生

央視網消息:記者5月23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為推動新產品、新技術快速進入臨床應用,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發布28批醫療服務價格立項指南,其中,新增涉及新產品的價格項目達100多項。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甄選新產品和新技術時,重點關注填補診療空白、滿足臨床急需、技術相對成熟、體現勞務價值等方面。為滿足終末期心衰患者治療需要,國家醫保局新設立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費、取出費、適配費三個價格項目,解決了人工心臟治療關鍵環節的收費問題。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醫藥價格處處長 蔣炳鎮:在價格立項的同時,我們以國內獲批的5家上市產品的企業進行溝通,引導企業積極壓縮中間流通環節的過高加價,降低終端價格,實現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的整體費用從百萬元級別可以下降到70萬左右。

新增的價格項目還涉及質子放射治療、人工耳蝸、人工喉、腦機介面等新產品、新技術。今年3月,人工耳蝸國家集采中選結果正式執行,單套價格從20多萬元降到5萬元左右。國家醫保局配套設立了人工耳蝸植入費、取出費、適配費等價格項目,同時將畸形耳蝸作為加收項,鼓勵醫療機構為病情複雜的患者提供服務。為助力腫瘤治療實現新的突破,國家醫保局在放射治療類立項指南中,新增了質子放療、重離子放療等價格項目。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醫藥價格處處長 蔣炳鎮:目前上海、浙江、甘肅等省份的公立醫院已經能夠提供此類放射治療服務,並按照新的價格項目收費。其中上海市醫保局以綠色通道的形式,加快審核上海瑞金醫院申報的質子放療項目,將療程費用的封頂線定為17萬元。這一做法既能快速的回應醫療機構的收費需求,也能很好的兼顧高端醫療設備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