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寧波5月22日電(記者鄒多為、朱涵)分別簽字、交換文本、握手祝賀……22日,隨著保加利亞西紅花、克羅埃西亞金槍魚輸華議定書的簽訂,中東歐14國已有126種農食產品獲得對華准入,累計註冊3430家境外農產品企業。
當天,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浙江寧波開幕,這是記者從其間舉行的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對話會上獲悉的。
近年來,隨著准入評估制度不斷優化、通關效率大幅提高,波蘭琥珀啤酒、拉脫維亞魚罐頭、塞爾維亞李子乾等越來越多中東歐風味湧入中國市場。
農食產品進口不斷擴圍也推動我國與中東歐國家外貿穩定發展。2024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142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高於中國進出口整體增速2.5個百分點,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正以實踐實效的韌勁,為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帶來更多確定性,以中國和地區協同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據悉,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對話會以「智慧海關、安全農食、持續貿易」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部門的對話合作,擴大農食產品貿易規模,推動貿易安全和通關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