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的平房區,一款名為「小安」的電動自行車專用智能充電盒亮相街頭,這款充電盒配有聯網型充電檢測設備,能夠採集充電數據,分析電池、充電器存在的安全隱患。截至5月13日,「小安」已累計發現9起可疑電動自行車電池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均被及時排查、消除。
去年12月,西長安街街道平安辦委託技術單位研發了一款可以讓居民掌握電動自行車每次充電量,以及電池、充電器安全狀況的充電設備,經過開發、測試和生產,今年4月下旬,運用網路電能計算模塊技術、配有聯網型電動自行車充電檢測設備的充電盒「小安」正式投入安裝,第一批安裝84套,北新華街社區、義達里社區的平房區居民成為首批使用者。
5月6日,「小安」後台監測到西四南大街一處充電盒採集的充電數據出現異常,一輛電動自行車3日內充電4次,有3次數據偏離正常範圍。街道平安辦、社區工作人員會同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核實處理。
到達現場後,工作人員迅速展開調查。經了解,在該充電盒充電的電動自行車電池確實存在充電異常情況,車主每次為車輛充電時,電源接入的前兩次都無法正常充電。經過判斷,該情況極可能是充電器或電池本身存在故障,導致充電過程受阻。
另外通過大數據深度分析,發現該電池的充電電流高達3.1a,遠遠超出了一般1-2a的標準範圍,充電功率更是高達679w,為「超級快充」模式,而正常情況下,充電功率最高不超過350w。綜合以上數據,工作人員初步判定此電池疑似經過非法改裝。
給非法改裝電池充電猶如在身邊放置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屬地防火監督員當機立斷,經現場核查,詢問車主得知,該電池的確為購買的改裝電池,存在多次插拔充不上電的情況,而車主也知道電池的這一異常情況,但未引起重視。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對其進行了安全教育,建議其立即對充電器和電池進行全面檢測,從源頭上切斷安全隱患。
據統計,截至5月13日,「小安」已累計發現9起可疑電動自行車電池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均被及時排查、消除。未來,西城消防將聯合街道、社區繼續深化科技應用,加大巡查監管力度,不斷完善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管理體系,為轄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築牢堅實防線。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