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理想、蔚來等集體改口:「智駕」功能更名為「輔助駕駛」

近日,有網友發現,小米汽車的宣傳物料上,對其智能駕駛功能換了宣傳術語,將原有的「智駕」更改為「輔助駕駛」。此外,理想等多家以「智駕」為賣點的新能源車企,近期都降低了「智駕」的使用頻次或換了說法。

多家車企宣傳話術變謹慎5月1日,小米官方微博發布一組宣傳物料,其海報中以往「小米智駕」的話術,換成了「小米輔助駕駛」。媒體對比官網發現,更換話術的有兩款配置,其中「小米智駕 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 pro」,而su7 pro/max車型的「小米智駕 max」則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後車輛爆燃。事故發生後,輿論質疑車企誇大了對「智駕」的宣傳,有媒體直言「無底線鼓吹智駕的風氣該剎剎車了」。整個4月,小米汽車官方微博中智駕/智能駕駛這個關鍵詞只出現過1次,而此前這可是個高頻詞——僅3月,小米官微中就有7條微博提到「智能駕駛」,5條提到「智駕」。

更換話術、降低宣傳頻次的不止小米。5月1日,理想產品線負責人李昕暘發微博介紹理想l6智能煥新版,其中強調了「輔助駕駛煥新」,理想官微轉發了這條微博。

據新消費日報,近日,記者走訪了深圳、太原等城市的理想、蔚來、小米、阿維塔、小鵬與鴻蒙智行六家品牌門店獲悉,各車企門店相關銷售人員宣傳話術整體表達變得謹慎,其中部分車企品牌轉向強調其他賣點,僅在用戶主動提問時才會就輔助駕駛展開相關說明。

工信部:嚴禁車企誇大和虛假宣傳智駕車企集體回歸冷靜今年以來,工信部多次對「自動駕駛」「自動泊車」「城市noa」等用語作出澄清,要求企業嚴格區分功能測試階段與實際開放區域。

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體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禁止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承擔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有消息稱,工信部提出多項強制性要求,對整頓智能輔助駕駛傳播與使用的亂象態度明確。在車企積極擁抱智駕的熱潮之下,出現了「脫手駕駛」「智駕如老司機」等傳播術語。有些車企的ceo和創始人親自直播智駕,以「全程零接管」等表述來展示車輛的智能駕駛能力。不僅如此,智能輔助駕駛的責任邊界模糊,也讓消費者與車企發生扯不清的糾紛。

如今,監管環境的收緊,促使車企回歸理性,讓各路玩家需要從「炫技」轉向聚焦安全性、聚焦真實場景體驗實力、聚焦汽車產品的核心底層競爭力。

來源:新黃河客戶端、@小米汽車、@理想汽車、新消費日報 編輯:任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