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長安汽車交出了一份「讓人訝異」的年度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但凈利潤卻同比大幅下滑35.37%至73.21億元,扣非後凈利潤更是縮水至25.87億元。
2024年銷量達到268.4萬輛,創下近七年新高,且新能源汽車增長超50%。但是,即便如此,長安汽車依然「增速不增利」,多少讓人有些唏噓。
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2024年銷量創新高,卻增收不增利?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長安汽車總銷量達268.4萬輛,同比增長5.1%,連續五年實現正增長。在當前車市競爭極為激烈的情況下,這份成績著實不容易。
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73.5萬輛,同比激增52.8%,海外市場銷量53.6萬輛,同比增長49.6%,表現搶眼。
顯然,從市場銷量成績來看,2024年長安汽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方面也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長安汽車官方數據
只是,亮眼的銷量並未轉化為利潤的同步增長,這是否暴露了轉型期的結構性矛盾,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與阿維塔科技持續虧損,合計凈虧損達55.9億元。官方數據顯示,深藍全年營收372.25億元,虧損15.72億元;阿維塔營收153.48億元,虧損40.18億元。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深藍在年末單月實現盈利,可惜全年仍未能扭虧;至於阿維塔的虧損,則可能與研發、渠道建設等方面的高投入有關係。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長安福特成為利潤支柱,貢獻凈利潤20.9億元。只不過,其銷量增速放緩,2025年一季度甚至出現下滑。
長安官方數據
應該說,長安汽車2024年利潤下滑,應該是成本攀升、行業價格戰等多重因素造成的。這一點,或許能夠數據看出來。
2024年,長安汽車營業成本同比增長8.54%,高於營收增速,同時毛利率從17.26%降至14.94%。
或許,原材料價格波動,尤其是電池成本上升,以及激烈的市場價格戰,或許對長安汽車的盈利空間造成了壓縮。
長安CS75 PLUS
多舉措並舉,長安汽車突破「增收不增利」局面,值得期待
不過,長安汽車2024年的這種「增速不增利」的狀況,或許會在2025年得到扭轉。一方面、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業績會上透露,與東風的整合方案已基本完成,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如果長安汽車與東風的整合與重組,能夠有效的整合雙方資源、緩解轉型壓力,應對當前的市場競爭,那麼長安汽車的發展無疑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面對挑戰,長安汽車將2025年定義為「轉型攻堅年」,計劃推出7款全新新能源車型,並繼續拓展海外市場。
事實上,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長安汽車凈利潤預估增加。一季度凈利潤預增12%-20%,這可能主要得益於海外增量與新能源效益改善。
此外,與華為的合作深化,如引望公司股權調整,也可能為長安汽車的智能化轉型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品牌何時實現規模化盈利、傳統合資業務如何更好抵禦市場下行、研發投入(如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如何平衡短期回報與長期戰略等,或許也值得長安汽車思考。
深藍
本文結語
長安汽車的2024年財報,在一定意義上是中國傳統車企轉型的縮影——銷量增長的光環下,利潤陣痛與戰略抉擇同樣真實。
在電動化、智能化、全球化的賽道上,如果長安汽車能夠在產品與技術方面有效突破,同時在成本控制、資源整合與戰略定力取得卓越成果,那麼其突破「增收不增利」的怪圈,或許指日可待。
在此,我們希望長安汽車在2025年交出銷量與利潤齊飛的答卷。畢竟,我認為,長安汽車有這個實力。
最後,本文數據來源:長安汽車2024年年度財報及公開披露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信息為準。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總第11628期,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註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