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用戶的心目中,華為旗艦並不便宜,如果大家盯著最新的Mate 70去看,那確實會有這種感覺,不過在老劉看來,在華為旗艦手機中,或許上兩代的產品也很值得購買,實際產品力相比Mate 70系列有差距,但不算很大,相比華為中端的nova 13系列的體驗要好太多了。
如果您是一個非常喜歡華為手機的用戶,購機預算不算太高,那接下來老劉要聊的這兩款華為旗艦確實可以考慮一下,相比發布之初它們的降價幅度都很大,如今的性價比並不算低了。
1、Mate 60標準版
第一款要聊的華為旗艦就是Mate 60標準版,以這款手機的12GB內存+512GB存儲版本為例,當初發布的時候價格可是達到了5999元,如今疊加國補之後的到手價已經不到4500元,實際的降價幅度達到了1500左右,幅度還是比較可觀的。
產品力層面,在華為的手機中,Mate 60的表現還算相對不錯的存在,老劉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
首先它採用了一個並不多見的一體化金屬框架結構,配合錦纖材質後蓋+第二代崑崙玻璃,讓它的耐用性好於一般的旗艦手機,在機身質感和堅固性這一塊,其實我覺得Mate 60做出了自己的優勢。
此外它的實際流暢度還可以,這款手機採用的是麒麟9000S處理器,絕對性能確實不強,不過相比中端系列的麒麟8000要強太多了,並且鴻蒙系統對於這顆處理器的調度策略合理,在不玩大型遊戲的情況下,它確實擁有接近驍龍8至尊版手機的流暢感,當然如果您是一名大型遊戲玩家,那現階段華為的機型就不太適合您了。
緊接著它的屏幕比較討喜,因為它採用的是一塊6.69英寸的1.5K純直屏,按照2025年用戶的喜好來說,相比曲面屏肯定更受歡迎,這塊屏幕擁有440的PPi、2500nit峰值亮度、120HZ自適應刷新率以及1440HZ高頻PWM調光,實際觀感還不錯。
然後它的拍照也不差,採用了5000萬像素主攝+1200萬像素超廣角+1200萬像素潛望長焦攝像頭的組合,主攝和長焦都支持光學防抖,這顆主攝採用的感測器是索尼的IMX766,底不算大,但支持F1.4-F4.0可變光圈,演算法優化也不錯,實際的成像畫質比較優秀;它的長焦表現也不差,支持5倍光學變焦和長焦微距功能,不僅拍得遠,也可以拍出一些有意思的微觀特寫。
要說這款手機有沒有什麼不讓我滿意的地方,那隻能是它的續航水準了,它搭載的僅僅是一塊4750mAh的電池,以2025年的新標準來說偏小,偏重度使用就得一天兩充了。
2、華為Pura 70
嚴格來說,我覺得Pura 70的產品力稍稍勝過Mate 60標準版,其實它們的價格完全一致,同為512GB存儲版本,它的售價也不到4500,在華為手機中還是頗有競爭力的存在。
不考慮經典性(Mate 60有光環),老劉覺得Pura 70產品力更好的依據有兩個:
第一個它的握持手感更好,這款手機的機身寬度只有74.3mm,而有些華為旗艦的機身寬度接近80mm,握持手感確實沒有Pura 70好。
第二個它的拍照更好,因為它的主攝從Mate 60標準版的IMX766直接升級到了OV50H,這顆新的感測器擁有1/1.3英寸的大底,配合F1.4-F4.0可變光圈技術,無論是夜間還是白天場景都可以拍出很多高畫質的照片,相比大部分同價位友商旗艦的主攝都要更勝一籌。
其它的方面,Pura 70的表現就和Mate 60標準版差不多了,接下來也展開聊下:
機身的高級感方面,我覺得Puar 70的表現也不錯,它採用了一個非常有辨識度的三角風向標Deco設計,再加上它的正面邊框非常窄,實際上手把玩的時候還是可以感受到一定的精緻感。
屏幕素質方面,這款手機採用的是一塊不大不小的6.6英寸1.5K直屏,擁有更高的460PPi(Mate 60為440),顯示效果非常清晰,此外它也有著2500nit峰值亮度、120HZ自適應高刷以及1440HZ高頻PWM調光,實際觀感也和Mate 60的屏幕差不多。
流暢感方面,Pura 70的表現和Mate 60也沒有明顯區別,它採用的處理器是麒麟9000S1,其實和麒麟9000S沒有明顯區別,只要不碰大型遊戲,這款手機也可以給到您絲般順滑的流暢感,尤其是鴻蒙原生應用的體驗中,流暢度真的可以媲美驍龍8至尊版手機。
至於這款手機沒有太讓我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電池容量其實也偏小,採用的是一塊4900mAh的電池,偏重度使用的情況下一天兩充難以避免,之後的Mate 70系列應該是改進了續航的問題,電池容量增大的同時處理器能效也提升了,實際的續航表現非常好。
對於購機預算不是「那麼高」的用戶來說,如果您指定購買華為的手機,那當前在售的Pura 70和Mate 60就是相對不錯的選擇,它們的產品力比華為的中端系列好得多,它們的售價又比Mate 70系列便宜不少,而且產品力差距不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