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驚嘆於電影里酷炫無比的外骨骼裝備時,或許想不到,外骨骼機器人已經從影視作品走入現實世界。下肢癱瘓的林寒不僅依靠外骨骼機器人重新站立起來,還一步一步前行完成了火炬傳遞。
林寒,2013年因意外摔傷,導致下肢癱瘓,躺在床上的兩年,是林寒人生的至暗時刻。直到2015年,在醫院做康復治療時,他遇到了正在尋找測試者的程洪教授。
林寒成為外骨骼項目的首批志願者試驗員,參與到了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的試驗開發中。初代產品還比較笨重,需要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完成穿戴,先是通過胸部、腹部和腿部的綁帶將外骨骼機器人穿在身上,再通過肘杖上的控制按鈕啟動設備,就這樣,外骨骼機器人慢慢推動著林寒,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通過林寒的穿戴反饋,科研團隊改善了機器細節。林寒和外骨骼機器人的命運,被彼此改變了。
2015年9月12日,在全國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現場,林寒身穿外骨骼機器人,一步一步緩緩走到最後一棒火炬手面前,完成了傳遞。
而回想起做外骨骼機器人的初衷,程洪說他永遠忘不了在醫院裡曾經看到的一幕。
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 程洪:四川2008年發生大地震,當時在八一康復醫院看到一批人坐在輪椅上,因為可能一個人猛地在某個場景你還不會觸動,一批人在一個場景上,對你是一個極大的觸動。我一個直覺就是,能不能用機器人去幫助他們站立起來。
從0開始,程洪團隊先後更新了六代外骨骼機器人產品。
現在,林寒迎來了幸福時刻,和心愛的女生組建了自己的小家,還有了一對龍鳳胎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