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設備都換成 Type-C,我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在 2025 年的今天,使用 usb type-c 介面的設備隨處可見。

從手機、平板、電腦,再到小風扇、剃鬚刀、電動牙刷,這個支持正反插的介面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出門一根線,一個介面搞定一切的理想場景,似乎還並沒有到來。

接下來,it之家就來給大家盤一盤 usb type-c 介面背後,影響我們日常使用體驗的那些「坑」。

一、十年,終於普及

去年年底,隨著歐盟 2022/2380 通用充電器指令的正式實施,所有在歐盟成員國銷售的指定電子產品,必須採用 usb type-c 充電介面。

隨著 iphone 16e 的發布,iphone 14 和 iphone se 3 也全球下架,即便是蘋果也已經放棄了 lightning 介面,全面擁抱 usb type-c。

距離首款搭載 usb type-c 介面的設備 —— 諾基亞 n1 平板發布已經過去了 10 年時間。

▲ 諾基亞 n1 於 2015 年 1 月 7 日在國內正式發布

在 2015 年,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搭載 type-c 介面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 樂視超級手機 1

▲ 2015 年推出的 12 英寸 macbook

十年後的今天,除了上面那些數碼「大件」,甚至在檯燈、牙刷、剃鬚刀這些生活電器上,也經常能見到 usb type-c 介面的身影。

時至今日,如果一款數碼新品的充電介面並不是 type-c,那才是一條新聞。

二、這些小東西,怎麼充不進電

相信有不少家友,都遇到過將 c2c 數據線插進上述這些小配件的時候,充不進去電,但使用 a2c 就能正常充電的情況。

這其實是因為,這些充不進去電的設備,type-c 介面的實現並不規範。

在 usb type-c 規範中,cc 引腳的電阻用於插入方向和角色的識別。

  • 主機(source)端會在 cc1 / cc2 上接上拉電阻 rp

  • 設備(sink)端對應需要在 cc1 / cc2 上接下拉電阻 rd

而傳統的 usb-a 介面根本不存在 cc 引腳,充電協議的握手都通過 d+/d- 實現,自然可以正常充電。

而實現規範的 usb-c 充電器此時便無法識別到設備,無法正常充電。

▲ 小編自用的充電小風扇就有這個問題

當我們遇到這類小設備時,經常還需要備一條 a2c 線和一個 a 口充電頭,拖了 type-c 一線走遍全世界的後腿。

三、看似一樣的介面,並不相同

上面下拉電阻的問題,其實只是 usb type-c 兼容性問題的冰山一角。

儘管 usb-c 基本統一了介面的物理形態,但它背後究竟支持哪些標準,如 usb 2.0、usb 3.0、usb4、雷電 3/4/5、pd、displayport 等,都由設備廠商根據需求決定。

僅僅只看 usb 協議,同為 usb-c 形態的介面,但傳輸速率可能從 480mbps 一直到 80 gbps 的不等。

再加上 usb-if 多次迷惑的改名,給我們普通消費者帶來了很多困惑。

好在 usb-if 已經浪子回頭,目前最新的 usb 市場命名直接明確標註了介面的傳輸速率。

另一個坑便是,我們把原稱「usb 3.2 gen 2x2」的 usb 20gbps 設備,插進一些比較老的 40gbps 雷電 4 的設備時,並不保證能協商 20gbps 速率,很可能只能以 10gbps 模式運行。

除了傳輸速率,我們選購線材時還需要注意其能承載的功率,目前最高規格為支持 48v 5a 的 240w 線纜。

比如,iphone 包裝盒內自帶的這根 c2c 線,就是 480mbps usb 2.0 傳輸速率、3a 電流、支持最高 60w 功率。

這根又細又軟的編織線用來給 iphone 充電已經足夠,但想要快速傳輸數據還是需要購買支持 usb 3.0 標準的高速線材。

四、快充,一個更大的坑

現在手機的快充速度,80w、100w 已經是基本盤。

然而出於照顧用戶使用習慣、成本等因素的考量,目前大多數手機出廠附贈的仍是 usb-a 充電器和「魔改」的 a2c 充電線。

▲ 即將發布的 oppo find x8 ultra

為了享受滿血的快充速度,我們添置一套充電設備時,也需要購買廠商的原裝產品。

更麻煩的是,我們在切換手機廠商的時候,經常不得不換掉一整套充電器、充電寶。

好在,這一現象已經有了改觀。

歐盟已經實施的 2022/2380 通用充電器指令,除了強制這些電子設備採用 usb type-c 充電介面,其實還有更細緻的規定。

只要設備的支持 5v 3a(15w)以上的供電能力,就需要完整支持 usb pd 協議。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在國內市場採用 100w 私有快充的手機,在歐洲發售時目前採用不送充電器,但支持 55w pps 快充的方式。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支持高功率 pps 充電的手機將會越來越多。

▲ iqoo 13 支持 100w pps 充電

▲ oppo find n5 自 15.0.1.302 版本開始支持 55w pps

歐盟的這一規定目前已經覆蓋了下列 12 類產品:

  • 手持式行動電話

  • 平板電腦

  • 數碼相機

  • 耳罩式耳機

  • 帶麥克風耳機

  • 手持視頻遊戲機

  • 攜帶型揚聲器

  • 電子閱讀器

  • 鍵盤

  • 滑鼠

  • 攜帶型導航系統

  • 入耳式耳機

這項規定,還要在 2026 年 4 月 28 日將該規定進一步擴展到筆記本電腦領域。

出於現實情況的各種限制,usb type-c 已經是我們實現「一線走遍世界」目前最好的解法。

在用戶體驗上實現真正的統一,還需要標準互相開放、各個品牌間的協作等不少工作要做。

我們可能不能期望所有設備都搭載超高速、超高功率的 usb type-c 介面,但至少希望不要省掉那顆 cc 識別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