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之城 智享安全」大會舉行,共築電動自行車行業新生態

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的迅猛增長,如何確保出行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優化城市管理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圳作為一座以創新著稱的城市,率先提出了打造「換電之城」的構想,旨在通過標準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換電服務,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環保、高效的出行方式。

3月21日,「換電之城 智享安全——共築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生態大會」在深圳舉行。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等多部門的聯合指導下,來自政府、協會、企業、技術服務機構等各界代表共3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深圳「換電之城」戰略加速實現,這也是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主辦的首個聚焦換電產業的行業高端會議。

300餘位各界代表齊聚深圳,共商電動自行車換電新模式

本次論壇的主要參與單位包括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代表以及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消防救援局、深圳市市場監督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等政府部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等國家級機構,深圳市觀復碳中和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以及以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為代表的各省市電動車行業商協會。

此外,參加本次會的還有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台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宇鈉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深圳嘟嘟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長盛泰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煥智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專鑫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等產業鏈優秀企業代表。

深圳市人大代表陳雄英表示,大會的召開表明了深圳建設「換電之城」的強大決心,共享換電的模式將有效提高深圳電動自行車電池使用安全,有望為深圳市民安全出行添加一道新的安全屏障,從標準、規劃、管理、溯源、技術支撐、產業發展等多個角度展開研討合作,為深圳「換電之城」戰略的實現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多部門聯合指導,推動「政產學研用」全鏈條深度融合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煒表示,深圳市是全國電動車密度最高城市之一,充電不安全問題則是影響深圳市民綠色出行和安全出行的突出問題。近年來,深圳市不僅率先提出建設全國首個電動自行車「換電之城」的目標,並圍繞該目標推出了系列措施,包括發布全國首個電動自行車換電地方標準、在深圳福田建設全國首個電動自行車智慧換電公園、在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方案中明確提出發展換電模式、引入人工智慧視覺分析管理平台為電動車治理裝上ai「眼睛」等,為「換電之城」戰略的實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議吹響了深圳市加快建設「換電之城」新的號角。電動自行車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引領以及監管護航,需要整車、電池、換電企業的技術攻堅與模式創新,需要消防、應急、交通、市監等部門的協同治理,也需要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媒體公眾的廣泛參與。此次會議正是搭建了一個開放、包容、務實的對話交流平台,推動「政產學研用」全鏈條深度融合,形成了共管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將有利於讓行業生態更健康、發展動能更強勁。

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李建華對《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推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實施意見》進行了細緻解讀。他認為,這一政策不僅為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更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李建華

新國標與ccc認證助力行業升級,提升電池安全性與可靠性

會議提出,加快推動換電標準體系和換電網路建設,研究換電收費標準規範化,不斷強化企業和市民關於換電模式的安全教育,為建設「換電之城」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撐。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會長范炎聰提出「標準體系築基、安全生態協同、智慧出行創新」三大實施路徑,為構建高質量換電產業生態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會長范炎聰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工程師劉敬玄對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產品新國標及ccc認證重點問題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新國標的實施和ccc認證的嚴格執行是提升電動自行車電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措施,這不僅能夠減少因電池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還能夠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質量標準邁進。

發布三項換電標準,加速「換電之城」戰略落地

為加速推進深圳電動自行車行業「換電之城」建設,會議還舉行了深圳市「換電之城」專委會成立暨換電項目啟動儀式,並舉行《電動自行車共享換電設施 第2部分 共享換電電池》等三項標準發布儀式。「只有對質量足夠重視,電池產品本身的質量過硬,才能夠讓換電之城更好實現。」深圳市人大代表陳雄英說。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有效激發了企業端開展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究熱情。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會長范炎聰表示,目前行業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藉助ai智能監測、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雲端風險預警等先進技術,對電動自行車傳統充電方式進行顛覆性升級,構建起「預防-監測-處置」的全鏈條安全防線,為「換電之城」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方案。

比如,比亞迪電池全生命周期雲智控技術,有效賦能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等末端環節,實現了電池從製造到回收的數字化閉環;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開源鴻蒙產業生態協同與智慧交通人車路場景創新的探索,其解決方案可以賦能人車樁櫃桿全要素協同;雅迪旗下子公司浙江華宇鈉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鈉離子電池、電控、換電櫃、快充系統的創新研發,助力深圳在2024年開啟鈉離子電池「以換代充」試點;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乾泰技術有限公司則在電動自行車回收及環境安全解決方案研究上取得了良好成績。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電動自行車行業搭建了一個政策解讀、技術交流、標準宣貫和合作發展的平台,對於推動深圳乃至全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安全、規範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采寫:南都記者 蔡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