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作為國內的科技巨頭,雖然沒有直接下場造車,但通過與不同車企的合作,目前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鴻蒙智行」聯盟。近期,廣汽集團對外宣布,廣汽與華為的聯合公司正式定名為華塑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作為擁有15億註冊資本的合資主體,華望汽車承載著兩大巨頭對未來高端智能汽車的期待。
之所以選擇與華為進行深度合作,也與廣汽集團自身存在的窘境有關,從銷量上來看,2024年集團整體銷量同比下滑20.04%,其中新能源板塊跌幅達17.26%,在其他品牌紛紛加速增長的局面下,這個成績顯然讓廣汽坐不住了。
而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目前已經成長為年銷超38萬輛的重磅車企,從側面證明了智能化技術對市場格局的重塑能力,而廣汽選擇與華為進行合作,也是想快速補齊自身的智能化短板,並藉助華為豐富的生態實現銷量突破。
而從合作模式來看,與問界等品牌的智選車合作模式不同,此次廣汽與華為的合作將採用「hi模式」,這與阿維塔的方式保持一致,華為方主要提供智能駕駛、座艙、車控等解決方案,而廣汽則負責整車製造與品牌運營,同時華塑汽車還將對標其ipd集成產品開發和ipms集成產品營銷體系,從產品定義到生態服務建立全新流程,這相較於單純向華為進行技術採購更具有戰略意義,此次合作也被部分行業內人士看成了傳統車企轉型的新樣本。
目前廣汽已經擁有了傳祺、埃安和昊鉑等幾大子品牌,而後期華塑汽車也將公布新的子品牌,根據目前官方的消息來看,首款車型或將錨定30萬元級豪華市場,其競品車型包含了蔚來et5、極氪001等熱門車型。
後期華塑汽車會同時擴展mpv、suv和轎車三大產品矩陣。而從智能化的提升上,預計華為乾昆ads3.0智駕系統、鴻蒙座艙等核心解決方案都將搭載在新車上,如果配上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新車有望在l3級自動駕駛落地元年搶佔先機。
此次合作的願景固然美好,但是我們也需要關注到雙方合作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首先是hi模式的市場表現,目前採用相同合作模式的北汽極狐和阿維塔在銷量上並不出彩,廣汽集團後期能否實現突圍尚不確定,另外華塑汽車新推的品牌可能與昊鉑品牌產生部分重疊,後者從推出之初便定位「智駕引領者」,這顯然與華塑新品牌的「智能化」存在一些內部競爭關係,後期如何實現協同成為了廣汽運營的關鍵。
總結:
此次華塑汽車的誕生,標誌著廣汽和華為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對於廣汽而言,可以藉由hi模式快速實現車型智能化等級的提升,補足之前車型的智能化短板,而對於華為而言,又拓展了一個龍頭車企,這樣雙贏的局面也讓雙方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不過對於廣汽來說,如何平衡好hi模式的發展以及旗下品牌間的內部競爭是首要重任,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次廣汽與華為的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