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英特爾李映博士:第二屆AI應用創新大賽背後的技術哲學與產業雄心

在英特爾第一屆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順利舉辦並結束接近一年之後,北京時間2025年3月14日下午,英特爾正式開啟了第二屆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在大賽啟動儀式過後,我們採訪到了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英特爾中國軟體技術事業部總經理李映博士,圍繞 ai 技術趨勢、開源戰略、開發者生態構建等核心議題,一同探討了英特爾舉辦ai應用創新大賽背後的故事。

同時參與採訪的還有英特爾中國客戶端計算事業部、openvino產品營銷及開發者生態總監王珅和英特爾技術專家。

一、ai應用創新大賽,從試水到深耕

在採訪的一開始,李映博士首先回顧了首屆大賽的歷程,英特爾ai應用創新大賽始於2024年——這是由chatgpt引領下的ai浪潮初期,彼時上游晶元廠、軟體提供商與各行各業均在摸索ai的應用場景與使用方向,英特爾在宣布第一屆ai應用創新大賽時多少抱著一些試水的想法,面臨著三大不確定性:技術方向的不確定性、英特爾自身在ai生態中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麼、開發者參與度的未知性,但最後的成績出乎了一開始的意料——2000+個團隊提交創意、1000+個作品入圍,30+個項目獲獎。

就在首屆大賽結束到宣布第二屆大賽開啟的這不到一年的時間中,ai技術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第一屆ai應用創新大賽獲得圓滿成功之外,給英特爾信心繼續開展第二屆比賽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前ai技術的普惠性,李映博士舉了一個自己母親的例子,80多歲的母親曾主動詢問李映博士,ai會不會取代他的工作,這足以折射出ai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之中,另外還有deepseek的成功,7天用戶破億,不僅揭示了ai技術的加速度也證明了開源技術在尖端ai的領導地位。

所以基於這些原因,英特爾在2025年開年就宣布舉辦了第二屆ai應用創新大賽,並決定深耕,引領與啟發ai技術在國內的發展,給更多開發者一個能夠展現自己的舞台。

二、英特爾在ai浪潮下的技術思辨

通過回顧舉辦第一屆ai應用大賽,李映博士同時引出並強調了英特爾在應對如今ai浪潮之下的核心技術理念:開源。

李映博士表示,自從chatgpt開始引發全球性的ai熱潮,到如今的deepseek,除技術的突破之外,還呈現出了三大關鍵特徵,分別是:開源生態的崛起、ai前景的無限可能以及ai為開發者和終端用戶帶來了重要變化,尤其對於開源,李映強調:「deepseek是一個開源的勝利。如果說我們在前面還在想說,在一個前沿的應用中是開源好還是閉源好。deepseek第一次告訴我們,即便在尖端的人工智慧上面,開源也有它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和英特爾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開源是非常相吻合的。」

deepseek的成功昭示了英特爾堅定在技術層面的開源理念是正確的,李映透露,英特爾將通過開源技術委員會下的aog開放平台,與合作夥伴一同推動isv應用的迅速部署、匹配,一起共同發展。

在未來,英特爾將通過自身技術能力與軟體能力,構建一個開放的、可觸達的aigc軟體生態,這個生態將具備以下三大特點:

1、生態系統必須是開放的、是人工智慧的。英特爾將全面開源,和業界主流學習框架、ai模型、開源大模型研究團隊如hugging face、pytorch、deepseek等快速實現深度適配,推動完整的、開放的生態系統;

2、將自己的核心技術及軟硬體優化方案開放,促進開放平台軟硬體互聯互通,包括oneapi以及最近和合作夥伴共同推出的opea就是這一想法的最佳作證;

3、積極落實硬體之間開放的硬體協議,滿足未來aipc、aigc的發展需求。

ai浪潮之下,與先前英特爾在其他方面的的發展戰略相同,英特爾將繼續圍繞開源的核心理念,與合作夥伴開放共贏,發展軟硬體並惠及各行各業與大眾。就例如本次的創新應用大賽,英特爾在硬體層面與惠普、聯想這樣的oem廠商進行合作,確保ai pc規模化落地,在軟體層面則是與騰訊應用寶、火山引擎、扣子等平台協同,擴展應用開發能力,降低應用開發門檻與流程複雜程度。

三、英特爾的ai生態戰略矩陣

除了以開放的態度擁抱技術外,李映還介紹到了英特爾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對於ai生態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ai pc硬體、生態及邊緣計算等領域。

首先是在ai pc上,目前英特爾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4年全年,基於英特爾晶元的ai pc出貨量達到4000萬,預計在2025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億。

ai pc的生態也得到了巨幅的擴展,英特爾與200多家isv合作,完成了400個ai pc上應用的優化、500個不同的模型優化,而這些只是isv的冰山一角。

然後是在邊緣計算方面,由於各種大模型、生成式ai的進入,整個邊緣應用的豐富程度也發生了迅速變化,通過ai系統套件與軟體優化,傳統邊緣設備正加速融入大模型能力。

四、賦能開發者,從簡化應用開發到商業化破局

英特爾第二屆ai應用創新大賽相比於第一節,核心升級點在於構建了更加完善的開發者賦能體系。

李映博士表示,英特爾為不同水平的開發者提供了差異化支持,例如針對於編程小白,英特爾與扣子合作推出了低代碼平台為這類人群提供支持;而針對更高階的開發者,提供了硬體與軟體的支持,加速部署;另外,還為參賽選手們提供了ai賽事助手,這是基於deepseek技術的工具平台,更好的為參賽者提供實時開發支持。

同時,儘管ai技術發展迅猛,但商業化是開發者需要面臨的關鍵挑戰,李映博士在採訪中強調了商業化落地對於ai應用的重要性:「大家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把商業模式和商業閉環實現。」

所以基於這個痛點,在商業化方面,相比於第一屆大賽,英特爾引入了更多的核心合作夥伴,例如在第二屆比賽中,獲獎作品可快速接入惠普惠小微平台與聯想智能生態,這屆比賽中,英特爾也將更加著重於創意的可落地性,而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英特爾將賦能開發者從優秀創意到商業化落地全鏈條支持。

五、ai agent元年,英特爾軟硬體協同積極布局

近期deepseek及manus的火爆,行業內對於今年達成了「ai agent元年」的共識,在採訪中,李映博士指出ai agent之所以受到了關注,是由於傳統ai能力有三大短板:規劃能力、推理能力、實體控制能力突破,而ai agent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短板,在推理能力上實現了重要突破,另外ai agent還可將長流程式控制制任務拆解為模塊化小型控制單元進行系統化編排,有效解決了機器人控制難題。

至於英特爾,英特爾行業專家給出了英特爾在軟硬體方面對ai agent能夠做到何種支持。在硬體方面,英特爾要將ai pc的性價比做高,在同樣的價格下實現更高的算力或更好的架構,英特爾ai pc有npu+gpu+cpu的三叢集ai算力架構,還有英特爾銳炬顯卡,共同為未來的ai應用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軟體方面,需要藉助整個生態快速建立自己的智能體,大家把自己專業的部分做好,再通過開放的api,甚至是一些開源的實現,把各部分連接起來,實現快速迭代,產生出更好的智能體,所以在這些方面,無論是針對企業還是個人的ai平台,英特爾都有很多的開源方案和合作夥伴一同推出並推廣,從而在ai agent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六、開發者驅動下的ai未來

第二屆英特爾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的啟動,英特爾已經從ai技術的早期探索者完成了向生態構建者的角色升級。通過開源戰略、全棧技術支持和開發者賦能體系,英特爾這家科技巨頭正加速推動 ai 技術從雲端走向終端,從概念走向落地。

在技術趨勢層面,英特爾通過硬體性價比提升與開源工具鏈完善,正逐漸搭建ai領域的生態基礎設施,正如王珅女士所言:"在未來,我們希望pc和周圍更多的智能設備、智能終端,智能邊上的小盒子、小設備能夠連接在一起,ai pc有可能真正成為每個人大腦的延伸,能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超級的個人助手"

英特爾正以開放姿態給ai時代一個全新的定義——ai不能是一家公司的獨舞,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