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隻引人關注的車圈「靴子」終於落地。
日前,廣汽集團對外宣布:由其投資15億元的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望汽車)已正式成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也將在不久後公布。這既是廣汽在智能汽車生態及高端品牌方面的進一步布局,也是此前透露的「gh項目」之最新進展。
上述消息一經發布,就引發了業界及各方之高度關注。眾所周知,廣汽集團目前已有傳祺、埃安和昊鉑幾大子品牌,一個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真是勢所必需嗎?伴隨華望成立,廣汽與華為又將選擇什麼樣的合作模式?接下來,圈哥就在第一時間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廣汽x華為:歷經波折,終成正果
稍加梳理就不難發現,廣汽與華為的合作實際上一直在「廣汽集團」和「傳祺品牌」這兩個不同層面分線推進。其中,前者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6月簽訂的一份《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車聯網、智能駕駛、新能源和雲計算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2020年9月,廣汽集團與華為又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不過,前者卻在2023年3月發布公告: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華為聯合開發變更為自主開發。更有傳言稱,「埃安方面吐槽華為太強勢」。彼時,雙方已持續六年之久的合作關係甚至有可能因此「歸零」。
2024年11月,轉機出現。廣汽集團與華為在廣州舉行了智能汽車戰略合作簽約活動。前者表示: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以此為載體,廣汽與華為會發揮各自優勢,並在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進行深化合作。
這一次,雙方終於修成正果,華望汽車也由此應運而生。至於傳祺品牌與華為的合作,在時間線方面則要晚得多,且從2024年3月簽約伊始就鎖定了「鴻蒙生態」(註:非鴻蒙智行「智選車」模式),並最終催生出前者在十多天前剛剛發布的全新車系——傳祺嚮往。
華望成立:新品牌、新車型蓄勢待發
目前披露的信息顯示,華望將創建獨立的高端汽車新品牌,首款產品則定位於30萬元級豪華智能新能源車。通過在智能化、生態和品牌協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廣汽與華為各自之優勢,華望汽車擬構建的全新業務流程將貫穿其產品定義、營銷及生態服務等多個環節。
據悉,上述新品牌將在不久後公布,其全新車型也將搭載華為的智能駕駛軟體、智能座艙、智能車控等解決方案。那麼問題來了——面對華為目前提供的「零部件供應模式」、「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廣汽和華望將如何抉擇?又是否有可能「另闢蹊徑」?
新模式:華為智能化+廣汽智造
此前,圈哥曾經多次看到過這樣一種猜測:廣汽將選擇「智選車模式」,並與華為合作打造鴻蒙智行旗下的又一「界」。最新信息則顯示:就在華望汽車成立前兩周,華為已經註冊申請了「祺界」商標,更讓不少人將它與擁有「傳祺」品牌的廣汽集團產生了種種聯想。
然而,廣汽集團相關人士此前就已明確表示:雙方的合作將採用「華為智能化+廣汽智造」之創新模式,而並非「智選車模式」。至於所謂的「祺界」,除了「保護性註冊」考量外,圈哥也已在前面指出:傳祺品牌與華為的合作是在另一個層面,不應與華望混為一談。
綜合目前的多方信息來看,廣汽與華為很可能會選擇一種全新的全棧合作模式。除了後者此前在「hi模式」中提供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外,新模式還將進一步擴展到產品開發、營銷策略和生態服務等多個領域,並為雙方帶來更深入的合作可能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車壹圈》觀點:細品廣汽集團與華為此番達成的最新合作及華望汽車成立,我們其實可以形成這樣一種新的認知:面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新能源+智能化賽道」和自己當下的「香餑餑」身份,華為顯然並非「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更不會是「墨守成規的老學究」。
一切,大家都可以談;自然,一切也都可以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