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發布接入DeepSeek的「隨時問」APP,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在全教育行業擁抱deepseek的浪潮繼續的同時,已陸續有相關產品和功能落地。

2月14日,學而思正式發布接入deepseek的全新「隨時問」app。此前,學而思宣布旗下學習機、學練機等智能教育硬體產品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據了解,全新「隨時問」app深度融合deepseek r1智能推理,依託學而思22年教研沉澱,現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提供蘇格拉底式啟發學習模式,支持題目分步解析、無限追問和智能錯題管理,助力構建科學學習體系。

接入deepseek的學而思隨時問app已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

新的隨時問app有哪些變化?

隨時問app一方面會直接接入deepseek r1為用戶提供深度思考模式下的問答功能;另一方面,deepseek的v3版本已成為學而思九章大模型的基座之一,學而思加入大量教育行業專有數據進行二次訓練,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學習場景的產品功能。

「這是一個做乘法的關係。」學而思隨時問負責人熊澤法表示,deepseek大模型的優勢在於強大的個性輸出和深度思考能力,而學而思的優勢在於多年的教育經驗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兩者的結合能夠讓ai答疑和輔導的個性化水平邁上新台階。

相比於面向成年人的生成式大模型,中小學學習輔導對ai大模型內容生成的精準性和適配性有更多要求。熊澤法介紹,隨時問app針對中小學學習場景實現了深度優化,具體體現在:

首先,超過2.5億分鐘自研講解視頻。這些講解視頻基於學而思專業教研,能夠提供清晰、專業的題目講解和引導,並且講解過程中可以進行互動。視頻講解在目前市面上同類app中多屬於vip付費功能,但在隨時問上完全免費。

第二,超高準確率的「九章識題」技術。題目被準確識別,才能被有效解答。隨時問app具備業內頂尖的多模態識別能力和語音輸入輸出能力,尤其針對教育場景中的公式和特殊符號進行了專門訓練。無論是sin、cos等數學符號,表格形式的題目,還是純手寫的模糊字跡都可以高準確率識別,這對用戶實際體驗會帶來可感知的極大提升。

第三,智能分級適配的「九章答題」能力。用戶使用隨時問app拍題後,ai能夠實時判斷出對應的學科、年級和考察範圍,並精準匹配該年級需要約束的知識範疇和解題方法。比如,四年級之前的應用題解答不會涉及方程,而初中的函數問題也不會提及「定義域」等複雜概念,讓孩子獲得能看懂、真有用的解答。

隨時問app集成了ai問答、ai拍照答疑、ai作業檢查、ai作文批改、ai錯題本等中小學生高頻使用的學習工具,可以實現一站式的查漏補缺和學習輔導。「我們找了很多中小學生目標用戶進行深度體驗,他們的反饋都非常好。」熊澤法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免費享受到一對一的精準輔導」。

「提問是更好的學習」

打開隨時問app,開屏頁面顯示的一句話是「提問是更好的學習」。「學而思一直在思考,面向未來的更好學習方式是怎樣的。」熊澤法介紹說,「並且希望通過隨時問app來落實新的學習理念。」

為了讓中小學生也能有便捷的渠道直接感受deepseek的超強對話和個性化輸出能力,隨時問app在首屏問答界面直接接入了deepseek r1,可一鍵啟用備受好評的deepseek「深度思考」模式。學生可以直接詢問任何學習問題,或者自由交流個人思考,均可得到及時的深度解答。

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的問答示例

相比於直接使用deepseek官網和app,這一企業級介面提供了更加穩定且免費的專線,並且有專門的青少年安全檢測系統保駕護航,保障內容輸出符合中小學生用戶情況,家長們可以更放心地給孩子使用。

長遠來看,以deepseek為代表的深度推理模型將對人類的學習方式帶來更深遠的影響。如果說在互聯網+搜索引擎的時代,需要的是個體檢索和梳理信息的能力;那在具備深度推理能力的生成大模型時代,需要的很可能是提出優質問題的能力。

一方面,隨時問app接入deepseek的問答功能將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對ai工作方式的理解,在與ai的交互中培養起利用ai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隨時問app從「提問」、「回答」和「互動保障」三個維度入手,讓學生願意提問、喜歡提問。比如,「分步追問」是提問環節的輔助亮點,啟發式追問能夠幫助孩子拓展思維邊界;更有「蘇格拉底式提問」模式,ai小助手不直接給出解答,而是通過連續提問的方式,一步步引導用戶自己得出答案或結論。

隨時問app中的蘇格拉底式提問模式

熊澤法介紹,團隊在基於deepseek和學而思優質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融合開發,還將上線更豐富的提問激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