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捍衛了中國豪華車冠軍,降價成為殺手鐧,外資車不怕價格戰

2025年伊始寶馬和賓士都宣稱自己是中國豪華車市場冠軍,不過業界人士認為寶馬更符合實際,因為寶馬沒有算上勞斯萊斯的銷量,而賓士則將諸多品牌都加入其中,因此寶馬的含金量更高一些,幫助寶馬捍衛中國豪華車冠軍的冠軍是價格戰。

這幾年寶馬其實是在中國市場跟進了電動汽車價格戰的,不過到了2024年7月份寶馬和賓士都宣布放棄價格戰,大幅調高汽車售價,結果市場給了寶馬悶頭一棍,銷量暴跌,周銷量跌至7000多輛。

面對利潤和市場份額的抉擇,最終寶馬還是選擇了市場份額,從2024年9月份開始再度大幅降價,一些車型的價格甚至接近腰斬,而效果是立竿見影,銷量連連回升,周銷量多次突破2萬輛,較低谷時增加近兩倍。

2024年第52周的銷量數據顯示寶馬的周銷量再次突破2萬輛,至2.04萬輛,居於豪華車市場第一名;第二名為特斯拉,特斯拉的銷量在1.86萬輛左右,奧迪、賓士的銷量都在1.4萬輛左右,寶馬可以說是完美收官。

寶馬捍衛了中國豪華車冠軍的例子,將刺激其他外資汽車企業跟進,只要捨得降價,那麼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能保證,這對於多家外資汽車企業都具有啟發意義,可以預期2025年外資車企會迅速跟進價格戰。

外資車企敢於跟進價格戰,在於他們有全球市場作為底氣,以寶馬為例,2024年寶馬汽車全球銷量245.08萬輛,中國市場的銷量為71.45萬輛,中國市場銷量占它整體銷量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如此情況下它完全可以用其他市場的利潤支撐中國市場的價格戰。

另一家汽車企業豐田也回過味來了,豐田這兩年也跟進了中國市場的價格戰,2024年更是猛烈降價,卡羅拉跌至7萬左右,凱美瑞跌至12萬左右,價格幾乎是腰斬,這也幫助它穩住了中國市場的銷量,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跌幅比本田、日產等幾家日本車企小得多。

相比起寶馬,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佔全球銷量的比例就更小了,大約在16%左右,而且豐田推廣多年的節油混動技術終於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在德國市場銷量暴漲一倍,在美國市場銷量增長14%,原因都是它的節油混動技術大受認可,由於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豐田甚至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都漲價了,這更有助於它跟進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

在2024年激烈的價格戰之後,中國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有不少承受不住了,至少三家新造車陷入困境,一些強勢的汽車企業傳出要求供應商進一步降價,而供應商則出現反彈,這意味著中國汽車企業價格戰逐漸達到極限。

如此情況下只會進一步刺激外資汽車企業跟進價格戰,他們可以用中國以外市場的利潤彌補中國市場的損失,只需要等這些汽車企業熬不住,他們的春天就會回來。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開創者,在中國市場也有跟進價格戰,不過它的降價力度並不大,但是特斯拉卻在2024年最後兩個月出現銷量猛增,這也外資車帶來希望,因為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車已不再單純考慮價格,他們可能在比較外資車與其他車的品質口碑等等,總的來說,2025年車市將與2024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