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在泰國、安徽等地建立新工廠,依據本地豐富資源和市場等優勢,為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今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葛炳灶近日在年度股東大會上發言時說。
葛炳灶提到的,正是今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今飛凱達年度大動作。今飛凱達(002863.sz)在2024年積極擴展其產能布局,啟動了三條重要的生產線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包括位於雲南沾益的「年產120萬件汽輪智能製造建設項目」,安徽六安的「年產120萬件汽輪建設項目」以及泰國羅勇的「年產200萬件新能源汽車輪轂建設項目」等,總投資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旨在提高自動化水平、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並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其中,位於泰國的項目總投資約5.57億元人民幣位居榜首。葛炳灶稱,該項目順利落地開工建設,將進一步完善今飛產業鏈布局,滿足客戶產能配套需求,對集團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同時,也將為當地構建經濟和工業體系建設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更為推動中泰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富成效方向拓展提供了新契機。
提高企業競爭力 加速布局海外市場
根據今飛凱達發布的公告,年產200萬件新能源汽車鋁合金輪轂建設項目,建設地點在泰國羅勇cpgc工業園,投資建設期約2年,預計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5.78億元,利潤總額為9560.70萬元。
事實上,這是今飛凱達在泰國布局的一次擴圍。早在2018年底,今飛凱達公告,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共同出資收購「沃森製造(泰國)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沃森製造已成為今飛凱達重要的海外收入來源。根據其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飛凱達2023年度海外銷售收入約12.39億元,沃森泰國2023年度營業收入約4.50億元,佔比36.32%。受益於沃森製造的效益不斷發揮,並利用零關稅的優勢,今飛凱達不斷開拓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市場客戶,海外市場結構得到優化。同時,由於多家汽車品牌在泰國投資建設整車生產線,泰國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
今飛凱達提到,泰國是東南亞的門戶,泰國的區位優勢使其發展成為本地區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中心,同時也成為各種產業的中心。泰中羅勇工業園區所在的地塊是享受最優惠的政策與最好的地理位置,園區享受泰國的第三區政策,比如自投資之日起4年免繳企業所得稅年限、免繳進口機器關稅等優惠政策。
「當下泰國沃森公司的主營業務訂單充足,依託積累的客戶資源積極開拓市場,已取得了某新能源一線主機廠的項目訂單並進入批量供應階段。」今飛凱達表示,近年來,隨著長安、長城、比亞迪等多家中國汽車品牌在泰國的生產基地竣工投產,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公司計划進一步加大泰國基地的投資,強化泰國工廠的交付能力,年產200萬件新能源汽車輪轂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若項目進展順利,能夠充分發揮泰國工廠的渠道優勢,滿足中國汽車品牌及其他國際廠商在泰國生產基地的輪轂配套需求,形成規模效益,提高企業競爭力,加速搶佔海外市場。
多家車企進步泰國市場 作為邁向全球的支點
今飛凱達布局海外,重點瞄準泰國,這背後有著重要原因。泰國作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汽車製造和出口中心,擁有成熟的汽車產業基礎和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隨著泰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中國車企紛紛加大在泰國的投資力度,以期利用泰國的地理優勢和政策優惠,拓展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
泰國新能源汽車協會會長格里薩達·烏達莫表示,2023年泰國的電動汽車年增長約690%,其中大多數都為中國品牌。
比如,比亞迪在泰國建設的東南亞首家電動汽車廠於2024年7月竣工,年產能規劃為15萬輛。比亞迪自2023年1月起已累計18個月獲得泰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市佔率高達41%。
在泰國最暢銷汽車排行榜上,多家中國品牌上榜。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汽車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前十個月,比亞迪汽車銷量為23532輛,市場份額為4.9%;上汽名爵銷量為14149輛,市場份額為3%;長安汽車為6417輛,市場份額為1.3%。
此外,泰國是長安汽車"海納百川"計劃落地的首個國外市場:2023年11月,長安汽車在泰國羅勇府舉行了泰國製造基地動工奠基儀式,一期設計產能達10萬輛/年,計劃在2025年一季度投產。2024年,奇瑞國際與泰國上市公司kinggen宣布共同投資超過50億泰銖,在泰國建設一座全新的汽車工廠,專註於生產omoda與jaecoo品牌的100%電動汽車。長城汽車2021年於泰國推出gwm品牌。吉利雷達首家海外子公司2024年在泰國正式成立,泰國市場也將成為首個獨立運營的海外市場。
東海證券分析師黃涵虛認為,中國車企在泰國的布局策略共識顯著,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強化本地化戰略,從「產品與生產本地化」向「全產業鏈本地化」過渡,旨在降本增效並提升用戶服務;二是利用泰國地理與政策優勢,將其作為進軍東盟及全球市場的戰略支點。產能建設上,新勢力車企採用輕資產模式靈活進入,傳統車企則傾向於重資快速建廠以規模化降本。
緊跟車企出海步伐 抓牢輕量化趨勢
隨著汽車行業的全球化進程加速,鋁合金車輪行業也積極緊跟車企「出海」的步伐。在技術不斷革新、成本優勢凸顯、海外布局逐步完善以及市場需求強勁推動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國內鋁合金車輪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逐漸嶄露頭角。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對車輛輕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無疑為鋁合金車輪行業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進一步促使企業加快出海的節奏。
在眾多國內鋁合金車輪企業中,今飛凱達表現尤為突出。公司在鑄造旋壓鋁合金輪轂技術方面已相當成熟。其生產的輪轂與傳統產品相比,重量可減輕5%-10%左右。這一輕量化優勢對於新能源汽車意義重大,能夠有效提升續航里程3%~5%。此外,今飛凱達還掌握了再生鋁輪轂的製造技術,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在設計開發領域,今飛凱達同樣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公司擁有數千款不同造型的輪轂產品,具備強大的設計開發能力,能夠獨立自主完成從產品設計到模具開模等一系列流程,從而快速響應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公司具備完備的外觀工藝,涵蓋塗裝、電鍍、真空鍍膜等多種工藝,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客戶對於輪轂外觀的個性化要求。
從市場銷售層面來看,今飛凱達的汽車鋁合金車輪產品廣泛覆蓋oem市場和am市場。在oem市場,公司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與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眾、東風悅達起亞、日本鈴木、日本大發、東風汽車、北汽等國內外眾多知名汽車整車製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配套關係。而在am市場,公司充分發揮泰國工廠的地域優勢,全面開啟東南亞市場的開發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成功開拓了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售後客戶。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北美、歐洲、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市場上逐步站穩腳跟。
今飛凱達介紹,公司在泰國設立生產基地的目的在於貼近市場產銷,大力開發海外市場,降低國際貿易壁壘風險。泰國沃森的出口是零關稅的,即使適當提高售價,產品仍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且其面向的售後改裝市場毛利率相對較高,因此沃森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水平是比較不錯的。
「在泰國的新項目採用未來工廠智能製造生產模式,購置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加工設備,並採用高度數字化以及智能化控制的管理模式,重點生產各類高端鋁合金汽車輪轂。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於2025年四季度建設完成。」今飛凱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