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nm晶元難產,良品率僅60%,結局註定了

近兩年以來,台積電一直在推進2nm晶元工藝的研發和生產。然而,目前台積電2nm工藝面臨著諸多難題。

日前,根據消息透露,台積電2nm晶元工藝的製造良品率僅為60%,這一數據遠低於行業標準要求。

同時,伴隨著良品率的低下,其單片晶圓的成本大幅上漲,高達3萬美元,相較於3nm晶圓的2萬美元成本,這一漲幅相當驚人。

這種良品率低、成本高的狀況給台積電的客戶帶來了影響,像高通英偉達蘋果等晶元領域的巨頭都受到了影響。

例如高通和英偉達,這兩家公司在晶元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從它們的一些相關營收數據可以看出,晶元訂單的穩定對它們的發展至關重要。

當台積電2nm製造工藝出現這樣的問題時,這些晶元設計廠商不得不做出調整。

而高通和英偉達首當其衝,其計劃將部分2nm晶元訂單轉移到三星。三星在晶元製造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尤其是在GAA工藝上,並且其代工價格一直相對較低。

因此,台積電很可能會被替代。

再加上台積電的一些大客戶,如蘋果公司的反應也體現了晶元製造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緊密聯繫。蘋果原計劃在iPhone17系列上首發2nm晶元,這一計劃是基於多方面的考慮,包括市場競爭需求和對產品性能提升的期待。

然而,由於台積電2nm工藝的難產,蘋果不得不將2nm晶元的投產時間推遲到2026年。這不僅影響了蘋果手機產品的升級計劃,還可能對相關的供應鏈企業產生影響。

所以從零部件供應商到軟體開發者等一系列環節都可能面臨調整。

而台積電2nm工藝難產的原因,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因為台積電在向2nm工藝進軍的過程中,過於依賴EUV光刻機。

在當今的晶元製造技術體系中,ASML的EUV光刻機確實處於領先地位。台積電長期依賴其大量的EUV光刻機來維持其在晶元製程工藝上的先進性。對於2nm工藝來說,ASML也公開稱最新一代的NA EUV光刻機被認為是更為理想的生產設備。

但是,台積電在這方面並不積極,在引入阿斯麥的新一代EUV光刻機方面進展緩慢,並且目前僅到貨一台。

這種對特定設備的過度依賴以及在新技術設備引入上的遲緩,註定台積電在2nm工藝的研發生產上要面臨滯後的風險。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