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帶富士康重返河南的郭台銘終於明白,「賞飯吃」是相互的

作者|純元

編輯|先鋒谷影視娛評


富士康建廠,是在給大陸賞飯吃!」

曾幾何時,郭台銘無比狂妄地在公眾面前撂下這句話。

一時間把眾多打工人的怒火都給「拱」起來了!

「富士康離開中國」「血汗工廠」的呼聲,愈演愈烈。

不過也有另一種理智的聲音覺醒:

能夠提供幾十萬個就業崗位,說句「賞飯吃」好像沒什麼大不了!

就在大家都在揣測郭台銘的風向時,又有一條新鮮事。

近日,富士康工廠撤回印度市場後,預備重新回到河南市場!

這一重磅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網友們炸開了鍋。

「要走的富士康,咋又回來了?」

「難道網上說的都是真的,鄭州壓根離不開富士康么?」

「印度人不夠牛馬,還是我們自己人聽話。」

從官方報道來看,7月22日。

富士康董事長與河南省省長相談甚歡。

簽訂了友好的戰略合作協議

一方面表達了對河南發展的持續看好。

另一方面,彰顯了自己在鄭州市,乃至河南省內「我喊第二,沒人敢喊第一」的地位。

除此外,富士康集團在河南鄭州下了「血本」。

耗十億元巨資,建立新事業總部大樓

從「總部」兩個字可以得出結論:富士康的投資遠不止如此,還有不少「分部」!

總之一句話,富士康在河南有著「不可撼動」的社會地位。

之前倍有骨氣「賞飯吃」的郭台銘,怎麼會花這麼多錢走了,又花錢回來呢?

郭台銘為什麼不是「企業家」?

在一次採訪中,有媒體記者詢問郭台銘:

「為什麼會講富士康是賞飯吃?難道不是雙贏嗎?」

郭台銘狂妄的再次補充道:

「我創造了幾十萬就業機會,是給他們飯吃。」

然後郭台銘又說了一句更有爭議的話。

「如果有人說,郭台銘你把工廠撤走,我二話不說,我馬上搬!」

字裡行間都透露著郭台銘的不可一世。

當然,他有這份底氣。

這一次,河南省長親自為富士康「接機」。

足以證明,河南人有多期盼富士康重回這片故土。

但是,同樣是建廠投資,為同胞創造工作崗位。

福耀玻璃的老總曹德旺為何備受網友的「抬愛」,成為「企業家大哥」。

而建廠更多,創造更多更豐富就業的郭台銘,卻很少有人稱呼他「企業家」呢?

明明富士康對於打工人來說,地位可稱得上是舉足輕重啊!

這就不得不提到,作為一名企業家的格局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老闆都是喝喝茶,打打高爾夫,再指點一下江山就可以了。

但是企業家不同,他們是最累的群體之一。

除了提供就業崗位,還要有著超脫凡人的遠見,在風口浪尖上奮鬥的精神。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時刻飽含著對普通打工人的愛心!

這最重要的一點,郭台銘的狂妄言論中,明顯不具備。

有網友吐槽郭台銘:只有企業,沒有家。

這句話,點評的恰到好處!

在一次對郭台銘的採訪中,記者關於「富士康跳樓」事件頻繁做出提問。

郭台銘的回答令人不寒而慄:

「10年前給了35萬撫恤金,足夠買下一條街,導致不斷有人模仿。」

這條採訪已經是很多年前了,郭台銘的話猶如還在耳邊。

不少網友評論,「這是人命可以用錢買的觀念。」

這些話,足以證明郭台銘距離企業家的格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也是這些言論,讓富士康被叫了很多年的「血汗工廠」。

對比企業家曹德旺被稱為「大善人」,企業家馬雲被網友評為「本世紀偉人」。

郭台銘的精神財富,還不夠富裕。

富士康「血汗工廠」變良心工廠

前些年,富士康的風評確實有些差。

但是這些年,峰迴路轉,百轉千回。

富士康在某些方面,又「拔高」成良心工廠了!

比如:工資待遇方面。

「他家發工資對比同行不含糊,不要無腦噴。」

在富士康工作過的員工表示:

富士康最好的一點就是每月按時發工資,從無拖欠問題。

「富士康在工廠里絕對是優質良心工廠,工資準時,五險一金到位,加班費嚴格遵循勞動法。」

在這我不得不插一句:這好像是應該的,但是世道亂了,這竟然成了優點!

有網友替我總結:

以前都說是血汗工廠,現在發現血汗工廠變良心工廠了。

是他變良心了,還是其他工廠更血汗了?

這是一個好問題,就是誰也回答不上來。

也許在郭台銘的眼中,提供就業崗位,按時發工資,尊重《勞動法》。

確實稱得上是「賞飯吃」了。

畢竟,內地能有幾個遵守勞動法?

這次富士康重回河南,對河南打工人無疑是好消息。

「對於河南來說,河南擁有很多基本農田,沒有豐富的礦產,內部一些輕重工業沒法兒發展,但是河南人太多了,尤其很多農村人口,不種地了就要出去打工,年輕一輩也是。有這麼一個不遠不近的鄭州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大樓來作為打工的選擇地,其實對於他們來說是好事。」

這位網友對富士康重戰河南的犀利點評,十分到位!

隨著勞動力產業聚集,進城打工的朋友也有了成長空間。

如果無法在內部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就是一代一代的河南人被迫移民。

換句話說,富士康回到河南,穩住了大部分河南打工人。

「我只知道富士康比很多工廠好太多了。」

這是網友的呼聲,也是對富士康回歸投「贊成」票的一大波人。

但也有一種看似覺醒的聲音,萬萬不能忍受富士康「逆襲」的風評:

「為資本站台,與人民對立!」

這種口號一眼看過去,很響亮。

但是很空虛。

於是,這條評論的背後,還有一條更為戳心的回復:

「人民也要賺錢吃飯。」

終於,富士康的事被網友徹底說透了。

說白了,就是「打工吃飯」「養家糊口」的基本操作問題。

願意把這些基本問題解決,就是良心工廠!

富士康為什麼鍾情河南?

這些年,富士康和蘋果都想拋棄我國土壤。

富士康在越南,印度加大投資力度,為建廠發展做出很大犧牲。

可是轉眼間,又一股腦回到了這片土壤。

可見,外國的商戰「不好混」。

不光富士康重回河南,蘋果也把重心放回了中國市場。

俗話說得好,撞了南牆才知道回頭。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不得不說,離開中國市場後,這倆集團的損失都很大。

那麼有人問,為什麼富士康會鍾情河南呢?

答案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大家熟知的勞動力,廉價且密集。

當然,中國製造並不是單純的廉價勞動力。

河南的勞動力,是經過教育,能聽懂規則並實施的有效勞動力。

這份勞動力的背後,代表著能吃苦,敢吃苦,不白吃苦。

這樣的人,哪個企業都喜歡。

印度雖然也有廉價勞動力,但是良莠水平不齊。

給企業帶來的麻煩也不少。

可見,外界都講印度是「外資墳場」,果然名不虛傳。

「三哥的實力屬實上不了檯面。」

第二點,產業鏈非常完備。

在河南投資建廠多年的富士康,甚至河南鄭州在全國屬於經濟樞紐的地位。

如此狼好的營商環境,很多國家都比不上。

況且河南這裡的人口紅利,激發了很多人才「躍躍欲試」。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鏈。

第三點,郭台銘的精準預測。

談到製造業,富士康要內遷時考慮過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儘管這些地方有著配套設施完善,體系成熟等優點。

但是都被具有遠見的郭台銘否定了。

郭台銘精準預測到,蘋果未來會有巨大的人才需求。

這是其他的優點所彌補不了的致命關鍵處!

然而這一點,正是河南最突出的一點。

正是以上三個特點,讓富士康在相處後,逐漸變得「厚愛」河南。

與之相呼應的是河南從上到下的熱情,使得富士康順利回來。

郭台銘徹底走上另一條康庄大道

萬萬沒想到,瘋狂叫囂的郭台銘寧可不做企業家了。

他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康庄大道。

美國建廠,去印度投資,一項項決定全都以失敗告終。

可見,回到大陸發展才是他「成功」的關鍵一步。

有人說,這次富士康回到河南,加大投資力度,是郭台銘在「服軟」。

這樣的說法也無可厚非。

看來,郭台銘找到了讓富士康企業走的更大更長遠的康庄大道。

結語:

總而言之,不管郭台銘為人如何。

富士康在打工人的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期待富士康越辦越好,給員工的福利待遇也更加完善。

參考資料:

蘋果去印度取經回來了,富士康重新轉回中國,三哥給狠狠上了一課 | 網易

河南喊話富士康,堅定投資信心!郭台銘重回鄭州建大廈,誰虧了? | 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