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超前反而錯過最佳時機嗎?還記得賈躍亭的法拉第ff91第一次出現時是在2014年,那場發布會簡直是遇見未來,ff91的設計今天來看依舊超前!
和蘋果泰坦計劃時間一樣,但是這兩個先行者一個宣布取消了,一個苦苦支撐。
如果當初在國內造可能更容易,不知道這個說法對不對,但事實證明了國內電動車發展的確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前期還有補貼政策扶持。
而且定位太高,價格也太貴也是其中的原因,高合也是一開始就主打高端市場,現在終究是停下了。
反而是華為造車的切入點就非常精準,從25W的中端車型入手,而且直接上增程模式把續航問題給解決了,並且很快就推出了智駕版,一下子成了新能源車的焦點!
還有比亞迪從電池入手,推出刀片電池,針刺實驗直接圈粉無數成功打入中低端市場之後,現在雲輦和易四方平台成功站穩高端市場!有性價比打底,又有性能比撐場排面!
如今國內電動車市場可以說被問界M9一棒子「干翻」了,又要高端又要智駕!無論是國外廠家也好還是國內廠家,前期沒打下口碑的現在想要進入高端市場競爭都要面對華為和比亞迪兩座大山!
尤其國外廠家,面對國產固態電池步步逼近,想要再拿排面車來過招,除了降價還有什麼招,或者說降價也不管用了,大家都被智駕迷得「神魂顛倒」,當然這是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