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認為華為自研晶元無意義?然後華為的自研晶元誰都能做?

對於自研晶元,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自研晶元難得是什麼?是製程嗎?當然不是,是設計,先需要設計好,才能流片成功,所以現在的華為麒麟晶元,很多人質疑的原因,就是你不是自己生產的,別人都能做?這個是現在看到的一些人普遍的說法?

這個說法相當的無知,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國內手機晶元廠家,只要是做手機的,為什麼就華為有麒麟?其餘的自研手機晶元在哪裡?這個小小的晶元裡面,需要有處理器,顯卡,基帶等各種必須的核心在裡面,但實際很多人都看到手機處理器的大小了,就那麼一點,這個是相當考驗設計能力。

很多人喜歡的a系列蘋果處理器,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沒有基帶的處理器,都算外置基帶。當然甚至有人說,做處理器很簡單?知道流片一次多少資金嗎?幾億美元,這是流片一次,還不能確定成功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好的的設計,根本也不可能流片成功。

甚至最近看到一些說法,高通聯發科有晶元,華為自研晶元這麼貴,有什麼意義?不就是供應鏈的產品?但一個簡單的說法,你有本事做出來晶元吧。麒麟990和之前的晶元,哪一代沒有旗艦晶元下放到千元機的時候?都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