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繁榮:腦機介面、具身化AI與未來城市 |CyberDaily2023第13期


封面:由 bing :dall-e3生成



cyberdaily:


這是cyerdaily2023 第13期

也是今年最後一期的cyberdaily

我們每個月都會將那些影響更多人的文章編輯成一個主題刊

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因為ai在三月將生成式ai帶入了新的高峰點,這個月共有2期

回過來看,今年可能給很多人的印象是ai的一年,的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ai可能更多是研究機構、企業應用的語境,如今卻已經入侵人們的生活,在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角落蔓延,主動地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這是一個無窮的開始,從數字世界到物理世界,我們都迎來智能爆發的時刻

不管如何,它正在滲透著。

人與硅基的身份產生了模糊性,即它們也彼此從未如此緊密、協作和融合,腦機介面陸續接入更多人的大腦、仿生義肢也不再一種缺陷的彌補,而是新生活的象徵....

這一象徵也會隨明年到來,變得令人深刻——來自控制論天衣無縫的掌控和自然的感知體驗。

從人走出來,我們的街頭與城市,也逐漸烙下智能的影子,城市空中和街道,evtol,無人駕駛——具身ai們開始鏈接一座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城市...我們以後會習慣那些具身智能體圍繞我們身旁,從一個角落移動到另一個角落。


以下enjoy:

 
開始前,毫不掩飾地向你推薦ai
新大陸pro
快樂年末,慶賀新年,給每個支持cyberdaily的讀者優惠:ai新大陸pro年度會員快樂價:169元/年,活動時間即日起到2024年1月3日,歡迎訂閱。
 
 
腦機介面進行時:
貼近大腦,人機融合
 

1.這個比neuralink等腦機介面設備還要軟1000倍的新大腦植入物,已經人體試驗可用

科學家們精益求精,對植入物的要求儘可能零接觸大腦,讓其減少後期的排異和其它潛在風險。現在,已經neurosoft bioelectronics公司開發了比neuralink等其它bci公司軟1000倍的植入物材料。這一突破性的設備有望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腦的理解,甚至可以實現精確的電刺激。 與剛性陣列不同,這種植入物位於大腦表面,緊貼顱骨下方。其柔軟和靈活的特性使其能夠緊密貼合大腦的脊和溝,使研究人員能夠進入以前無法觸及的區域。
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2.新突破:超聲波腦機介面,能夠用思維控制電腦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大腦機器介面(bmi)技術,利用功能性超聲波(fus)實現思維控制設備。這種新的bmi系統可以讀取大腦活動,利用機器學習解析其含義,並以極小的延遲時間控制電腦。該研究由理查德·安德森(richard andersen)和米哈伊爾·夏皮羅(mikhail shapiro)領導,展示了fus技術在幫助癱瘓患者通過思維控制假肢設備方面的潛力。
傳統上,bmi需要進行侵入性手術,植入電極到大腦以讀取神經活動。然而,fus技術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替代方案。超聲波成像通過發射高頻聲波脈衝,並測量聲波在不同組織類型中的迴音。通過在顱骨中安裝一個透明的「窗口」,研究人員可以使用超聲波對大腦進行成像。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3.頭戴腦機介面讀取大腦電波,ai實現從思維到文字轉換

每當我們進行思考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都會產生電波動作。在這一突破性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充滿感測器的頭盔和人工智慧,他們宣布可以將人的思維轉化為書面文字,這對於身體殘疾人群的交流或者機器人學領域都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
這個研究背景是,參與者在閱讀文本段落的同時佩戴了一個可以通過頭皮記錄電腦活動的頭盔。這些電腦活動數據被稱作腦電波(eeg)記錄,然後使用一個叫做dewave的人工智慧模型轉化為文本。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4.這個大腦植入物幫助頭部受損患者康復,以致他們不願意關閉它

腦機介面又了新突破,植入大腦植入物後,患者們恢復了正常的大腦活動。
12 月 4 日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試驗數據顯示,與植入 dbs 之前的表現相比,三個月後五位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的處理速度提高了 15-52% 。
這歸功於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全新的腦植入裝置,在試驗中取得了驚人的效果,連參與者都拒絕關閉設備,因為它給他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這款深部腦刺激植入裝置專為頭部受傷的人設計,旨在加強負責記憶、思維、問題解決和學習的腦部區域的活動。
在試驗過程中,5名之前頭部受傷的參與者表示,使用該裝置後,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日常功能以及無需打盹就能夠駕駛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改善。該裝置的成功程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兩名隨機選擇的參與者拒絕關閉設備。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人形機器人跑步進入人類領地
 

1.科學家發明仿章魚的軟體機械觸手,未來可以用在人造器官、人形機器人、仿生義肢

以後,人們可以接上柔軟的仿生義肢,與人形機器人的柔軟機械手握手。
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受到章魚靈巧和智能啟發的軟體機器觸手。這種創新的觸手配備了吸盤,並可以通過套在手指上的手套進行遠程操作。由北京北航大學的文力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特別對章魚用來捕捉獵物的「彎曲傳播」動作感興趣。這種彎曲運動從觸手的基部開始,以波浪形式傳播到末端,然後將其纏繞在不幸的魚類或其他生物上,並通過吸盤將其固定住,以免被拖走。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2.這個夸父不追日,未來要追隨人類進入工廠、醫院、學校、千家萬戶

人形機器人似乎開始湧現。樂聚宣布成功交付了首批高動態人形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搭載了開源鴻蒙系統,將為行業帶來新的變革。這款名為kuavo(中文名「夸父」)的人形機器人重約45kg,擁有26個自由度,最高步速可達4.6km/h,最大連續跳躍高度超過20cm,是國內首款可以跳躍並適應多種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3.特斯拉發布新一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 gen2,更人性化,還大秀馬斯克式舞蹈

12月無疑是特斯拉的大秀之日,前cybertruck如其亮相交付,後機器人更新第二版本,潛入未來之地。早些時間,特斯拉optimus官推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版本:optimus gen 2,展現了特斯拉將其高性能和複雜性任務完成方面進入另外一個層次。預示著未來機器人將超越工廠車間的應用,潛在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optimus gen 2比笨重的上一代輕了10公斤,速度也提升了30%,動作更加流暢和靈活,並且在外觀上都更加貼近人類。它還配備了新的手和腳,同時融入了埃隆·馬斯克的幽默風格。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揮舞的仿生義肢

1.戰爭殘酷無比,仿生義肢在縫縫補補

人們不會願意失去原本天然的雙手雙腿
仿生義肢雖然日漸做到趨向人的自然度
但依然無法跟我們進化百萬年的自然肢體相比
而今,有些地區的人們正經歷喪失這個能力
尤其是在戰爭地區。俄烏戰爭以來,數以萬計的士兵和平民從中失去了肢體,但仿生義肢正在恢復他們的正常生活,假肢可以修復,長期的心理創傷可能需要漫長的修復。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2.一位半機械人的自述:我是如何愛上我的仿生手的

「太酷了,她一半是人類,一半是機器人」
這是本文作者傑西卡·史密斯的自述
在從小失去手臂後,可能跟很多類似的夥伴一樣
花很長時間才能接受自己的樣貌,好在這種智能仿生手
讓她重獲新生,接受自己作為一個「半機械人」的身份生活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做很多改變,尤其是心理的認同和接納
與此同時,傑西卡也將這份光亮傳遞給更多殘障人士,以及引起社會更多人的關注他們。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3.她是世界上戴上仿生手最年長的女人

以前是一個生活積極活躍的人,熱衷於園藝,工藝,自行車騎行,以及遛狗等愛好,她發現在失去手臂後挽回她的獨立性變得困難重重。在裝置新的生物電臂僅一個小時後,她就能夠利用自己的新生物電臂帶charley出去散步,並在沿著緬因河的河岸上享用一杯熱巧克力。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ai治癒人類

1.ai復活逝去的親人,有一天他們會在元宇宙團聚

在《尋夢環遊記》里,一個人真正死去,是被遺忘。
如今我們可以用ai將這份記憶進行延續,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
是通過ai實現家人的聯結延續——
讓逝去的親人,以「數字永生」的方式和在世的家人、親人對話,這可能也是人的獨特之處——我們有情感需求。
而ai可以復刻逝去的親人,實現這種對話方式,未來,隨技術推移,當我們將某些記憶、聲音、形象、偏好等信息進行數字化時,我們有可能都可以在一個賽博空間進行溝通和行動,比如元宇宙。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2.以後,街頭商場健身房都能看到這種「ai醫生的辦公室」,人們隨時獲得醫療幫助

過去一年,生成式ai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掀起各領域的ai應用,在商業和效率上ai已經成了標配。在醫療健康領域,ai也充當x光檢測員、乳腺癌檢測助手、皮膚癌提早發現、住院護理的角色....以人們看不見的方式在守護人類。
而現在,人們也可以通ai驅動的醫療設備和產品,在街頭完成血液檢測、糖尿病檢測等,當然,ai並不是完全取代了醫生,不過可能改變人們醫療保健的方式。
一家名為forward的健康科技初創公司最近推出了一個基於ai驅動的創新醫療保健產品——carepods。這些自助醫生診所由來自哈佛和約翰霍普金斯等知名大學的專家設計,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提供便捷和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據了解,forward的目標是讓初級醫療保健更加方便和經濟實惠,計劃從2024年開始在美國主要城市的購物中心、健身房和辦公室部署carepods。
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3.ai驅動的頭帶可以監測癲癇發作

人工智慧(ai)正在各個行業掀起革命,在辦公領域大殺四方,同樣醫療領域也不例外。醫療界正越來越傾向於利用ai來改善患者護理,並增強醫生的作用。
紐約最大的醫療保健系統northwell health的醫生們正在使用ai來幫助檢測肺栓塞和胰腺癌、診斷疾病並提升結腸鏡檢查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通過ceribell開發的ai動力頭帶來更好地檢測癲癇發作。
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4.這個新的ai聊天機器人,要幫助產後抑鬱症的女性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產後抑鬱症,也稱為圍產期情緒和焦慮障礙(pmad),影響著大約八分之一的女性。然而,由於心理健康服務提供者的短缺以及與 pmad 相關的恥辱,許多女性難以獲得護理。為了彌補這一差距,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款新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女性可以通過免費應用程序使用該機器人。
事實上,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使用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可以為產前和產後女性提供重要的情感和精神支持,並有助於減輕抑鬱癥狀的嚴重程度。一項發表在《全球女性健康前沿》上的研究調查了使用人工智慧心理健康應用程序 wysa 的母親。研究發現,高度參與該應用程序的母親的抑鬱癥狀減少了 12.7%,研究中的參與者與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互動主要是關於他們的情緒和壓力源,而不是專門尋求孕產婦健康支持。通過該應用程序,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擔憂、希望、支持需求、勝利和感激之情,並重新構建自己的想法。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5.ai聽診器,正在幫助醫生診斷心臟疾病 

人工智慧正在革新醫療健康領域,其影響現在已經在初級醫療保健中初現成效,比如ai診斷乳腺癌、研發新的抗生素等等。現在它又幫助人類瞄準心臟。
據金融時報報道,在一個具有開創性的應用案例中,英國西北倫敦和威爾士的200個全科醫生門診開始使用一種ai聽診器,可以幫助醫生快速診斷患者心臟疾病,以提前預警和治療。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未來城市在蔓延

1.太陽能汽車來了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展示了人類嚮往天空的願景,也打開未來城市與未來出行的大門。不管出於環保還是未來出行理念,在地面航行的電動汽車已經深得人心,日前發布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則似乎讓人看到未來城市街道的景象,而今另一家電動汽車公司也加入這條未來派的軌道上。
它就是來自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aptera motors。在2020年發布第一輛太陽能電動汽車就受到人們喜愛,超過7000多個預定,現在已經超過45000個預定。他們在年初表示,今年將開始生產其獨特的三輪太陽能汽車,而在上個月aptera已經開始規模化量產。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2.巴西這架無人駕駛的evtol首飛成功,未來改變城市貨運

evtol不僅是未來城市的空中計程車,飛行汽車,也還是城際貨運的主角。現在一家航空公司正在測試他們的無人駕駛evtol,野心十足,未來要改變貨運。
位於巴西的聖何塞多斯坎波斯-sp郊區的sda4機場上空,舉行了一場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活動,這場活動可能徹底改變物流行業。巴西公司摩亞航空成功進行了他們的moya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原型機的首次飛行。這個裡程碑標誌著一段全面的測試階段的開始,計劃於2026年投入運營。這款創新型貨運無人機有潛力解決物流系統的飽和問題,為不同市場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3.從科幻到現實:這輛像特斯拉model s大小的無翼飛行汽車正在研發中,未來穿梭城市

人們正在逐漸將科幻的事物變成事實,尤其是,對於善於利用垂直起降(vtol)技術的applied evtol concepts公司來說,飛行汽車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夢想。最近,該公司公布了一種名為「 epiphany transporter(啟示運輸機)」的無翼飛行器,其設計初衷是以高速直接運送乘客到達目的地。
啟示運輸機」與傳統飛行器不同,並未使用冗長而繁複的機翼設計,而是採取了緊湊型先進的飛行器配置,通過獨特的形變雙模式風道推力裝置,使其既能像直升機一樣懸停在空中,又能像飛機一樣實現高效的高速巡航飛行。「飛行器在體積上同樣非常緊湊,大概與特斯拉model s車型差不多。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最後,人類未來領地:
奧尼爾圓柱?
 
傑夫·貝佐斯在辭去亞馬遜ceo後,一直很少公開專訪,他專註於藍色起源,致力於將人類文明帶入外太空,成為多行星物種。最近,他在參與知名播客頻道萊克斯·弗里德曼的對話,講述了許其過往和對未來深邃的思想和願景,其中包括當下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外太空及埃隆·馬斯克。貝佐斯很少進行長時間的採訪,這段兩個多小時的對話中,可以洞見貝佐斯不同於熒幕和書本的某些軌跡,尤其是他對ai樂觀派和外太空殖民的看法,不同於埃隆·馬斯克。
為此,我們對從這次貝佐斯的對話中摘取、整理與編寫其關於ai、外太空殖民、大模型等的看法。詳細點擊圖片查閱>>
-下一期明年見-
往期閱讀:
  • 賽博格坐上robotaxi | cyberdaily2023 第1期

合作、轉載、聯繫,請後台聯繫加v


腦機介面·仿生科技·
機器人·未來交通
·賽博格·人工智慧·
元宇宙、超人主義、未來主義
請關注cyberdaily

-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