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落地的蒙迪歐、君威,為什麼加起來都賣不過20萬的比亞迪漢?

合資中級車想要翻身,單純意義上的靠降價已經完全不行了。

一個品牌完全喪失競爭力,是從不斷降價開始的,這意味著品牌價值不被人認可,或者說市場需要調整秩序,重新梳理品牌的影響力和價值。

顯然,在傳統中級車市場中,很大一批產品已經被邊緣化。

508L、C6、邁銳寶XL、蒙迪歐、君威、索納塔以及K5,這些車型在如今的中級車市場中已經不具備核心競爭力,至少用戶完全不會按照指導價選車。

想要賣車,這些產品必須要靠著降價來存續銷量。

數據上,邁銳寶XL單月銷量600台、508L單月銷量700台、蒙迪歐銷量為6800台、君威為4500台、索納塔200台、K5為200台。

可以說這些二線中級車在終端落地價只有15萬左右的時候,累計銷量不過13000台。

這不僅是燃油車市場的一次崩盤,更是外資品牌喪失品牌光環的重要轉折點,要知道中國品牌的比亞迪漢,單月銷量穩定在兩萬台左右。

所有的二線中級車賣不過更貴的比亞迪漢,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至少放在3年前無法想像。

同時,這也預示著燃油中級車的價格到了谷底,對燃油、大尺寸中級車有需求的用戶群體,可以下手選擇這些產品,一方面燃油中級車可靠性、穩定性比較高,另一方面價格低、尺寸大提升了家用屬性。

二線中級車銷量低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品牌進入到了下行期,市場曝光度不夠,被邊緣化,而比亞迪處於品牌強勢期,完美賦能產品。

同時,比亞迪漢的確在舒適度、豪華度、尺寸、經濟性能上都要更加出色,所以完成了銷量上的反超,無論是C端市場還是B端市場,都有不錯的口碑。

整個中級車市場到了明年都會有明顯的再升級動作。

吉利銀河E8、星紀元ES等大尺寸車型在明年都會落地,定價入門車型基本上都會在20萬左右,這意味著比亞迪漢的市場也會被搶奪。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對用戶來說這樣才是一個巨大的升級。

此外,主流的中級車想要穩住銷量,也需要自己努力,比如說凱美瑞、雅閣、天籟、邁騰等依然銷量龐大的車型,單單靠降價、提升尺寸還遠遠不夠,需要拿出電動化深度更強的技術才行,才能夠保證更低的油耗、更好的駕駛體驗感。

所以2024年以後的中級車會更強,至於二線中級車,其實一直銷量都不是特別好,此類車型將會成為用戶10萬-15萬預算的基本選擇,他們替代的其實是過去速騰、思域的市場。

至於傳統的合資A級車想要生存,價格還是要壓一壓,今天的速騰、思域價格已經比去年下降了20%,明年這個價格還要更低。

傳統的燃油車想要生存,必須要先拋棄利潤空間,保證心態,拿出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