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些人機交鋒的歷史時刻應該被銘記,因為它們推動或將要推動一個時代的變革與發展!
1996年2月,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在與IBM「深藍」超級電腦對弈後感嘆說:「當我坐在『深藍』對面時,我立即有一種嶄新、令人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可能會暗自思忖,「未來我們可能會有更好的機器玩伴或助手。」
2011年2月,在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智力問答節目《危險邊緣》中,IBM超級電腦「沃森」(Watson)又與該節目歷史上最成功的兩位選手進行了對決。人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人工智慧(AI)或許有一天將成長為人類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2023年,IBM隆重發布針對基礎模型和生成式AI的全新平台IBM watsonx,它提供了一個包括AI開發平台、數據存儲和AI治理在內的工具包,能夠加速企業級AI的商用化落地。毋庸置疑,一個全新的AI大模型時代已經拉開了大幕。
如何更好地駕馭AI,尤其是讓AI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必須提上日程。IBM適時地推出watsonx平台,則是致力於將AI從人類潛在的「競爭對手」引入具有無限可能的促進生產力的人類「協作助手」的發展軌道。
企業級AI落地 時刻準備著
在筆者看來,在AI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生成式AI或者所謂的「百模大戰」都可能成為過眼雲煙,但是AI對企業級應用的改變一定會是一個長久的、常變常新的話題。眾所周知,由ChatGPT引發的最新一輪AI應用熱潮,已經不是AI歷史上的第一波浪潮,而這一輪覆蓋更廣、影響更深的生成式AI浪潮卻是最有可能讓AI真正為企業所用,並帶來價值躍升的難得機遇。AI的質變時刻已經來臨!
進入數字化、智能化時代,IBM的戰略十分明確,就是「混合雲+AI」。在將混合雲推向市場並取得成功的同時,IBM也在同步加強AI的應用和推廣,其大量的軟體和平台中已經內嵌了AI。IBM一直在等待或者說尋找一個AI爆發的點。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
當ChatGPT橫空出世時,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顆「小炸彈」,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釋放出了原子彈般的巨大威力。正如IBM大中華區董事長、總經理陳旭東所言,這讓市場嗅覺一向敏銳的IBM感到異常興奮。俗話說,機會從來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的,當生成式AI的機會就擺在面前,你有沒有準備好呢?
IBM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IBM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了新產品——IBM watsonx。這不僅得益於IBM在AI方面幾十年的積累,更在於IBM在「周邊」所下的苦功,包括對於數據的深入研究,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撐企業級AI解決方案落地的經驗和技能等。陳旭東帶領著大中華區幾乎所有的高管整齊亮相IBM watsonx在中國的發布會現場已經說明了一切。讓AI成為核心生產力,將是IBM努力的目標。在大模型層出不窮,而且差距逐步拉平的情況下,對於企業級AI應用的落地來說,比拼的重點將是專業的顧問諮詢能力,能否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客戶解決所有應用的難題。在這些方面,IBM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研發中心總經理謝東
據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研發中心總經理謝東介紹,今天的IBM擁有業界最全面的基於傳統機器學習和新的基礎模型的企業級AI產品組合。除了新一代數據與AI平台watsonx以外,在watsonx發布之前的IBM Watson套件, 經由IBM及其強大的生態系統,已經部署於20多個行業的1億用戶當中。比如,SAP與IBM Consulting合作構建的25個聯合智能行業解決方案正在服務全球客戶。同時,IBM 研究院還在持續推動AI前沿技術的發展等。
從「+AI」到「AI+」的躍升
面對生成式AI大潮,為什麼IBM沒有追時髦,也發布一個「某某大模型」,而是率先推出了一個支持基礎模型與數據的平台watsonx呢?
在筆者看來,IBM的定位本來就不是一個大模型廠商,而是AI應用的賦能者,它要更多地從支持、輔助企業級AI落地的角度,提供全面的軟硬體、平台和服務。
其次,IBM面向的是更廣範圍的基礎模型,而生成式AI本身就包含在其中,IBM watsonx當然也能夠很好地支持生成式AI的落地。
最後,IBM是一個平台廠商,對於任何的新技術、新趨勢,IBM要結合自身的定位、優勢,提供自己最擅長的,而不是盲目趕時髦。從平台的角度,IBM watsonx是滿足當前企業級AI落地的最優解。
上述是從IBM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再把視野擴展到整個行業和市場的發展上,當前,我們正在經歷從「+AI」到「AI+」的關鍵轉變,而IBM watsonx正是推動此轉變的重要一環。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企業已經從『應用AI助力業務經營』的範式,轉變為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尋求如何將AI嵌入企業的戰略核心。而加速這一拐點到來的催化劑正是基礎模型技術。」謝東表示,「現在的企業都希望將AI應用於企業的核心應用中,以增強實際的生產力。無論是用戶,還是IBM,都需要從之前的以數據為先的『+AI』時代快速邁入以AI為先的『AI+』時代。」
「+AI」,表明企業在構建系統時,是以數據為中心的。企業在數據應用的層面附加一些AI的能力。當企業打造「AI+」架構時,前提是企業已經擁有了AI的基礎能力,在此基礎之上,再結合企業自身的數據、不同的業務目標,構建起全新的應用。「從『+AI』到『AI+』,企業在開始階段先為一個小的現有的業務賦予AI的能力,然後不斷進行橫向擴充,並在不同的AI模型之間進行自動化串聯,從而使得企業的運作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只有智能化+自動化,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謝東如是說。
在「+AI」階段,業界重點都在談論AI賦能。以IBM為例,在流程優化領域,IBM將混合雲的能力、AI能力都放進去,於是才有了AI賦能的IBM Cloud Pak for Business Automation。今天,進入「AI+」階段,重心必須要向AI為先傾斜,因為AI變成了一件不一樣的事情。「今天,很多企業考慮採用AI,並不是想優化原有的應用和系統,而是要創建全新的業務。因此,AI變成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元素。」IBM大中華科技事業部數據人工智慧、自動化中國華南與華東大區總經理許偉傑介紹說,「IBM watsonx將為AI構建者賦能的watsonx.ai、助力企業應對數據挑戰的watsonx.data、在企業的AI生命周期中建立信任的watsonx.governance這三項關係到AI落地的最重要的內容放在一起,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解決業務協同化、應用集成化等關鍵問題,讓AI在企業核心業務中紮下根。」
「三角」支撐 缺一不可
千呼萬喚始出來,現在到了揭開IBM watsonx神秘面紗的時候了!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三的受訪CEO表示,部署先進的生成式AI將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但也有61%的CEO表達了對生成式AI中所使用的數據來源的擔憂。這一擔憂側面反映出企業的AI之路所面臨的重重挑戰:首先是技術挑戰,尤其是數據的準備、應用和治理;其次是人才挑戰,企業需要快速實現人員技能的轉型和提升,以擁抱AI浪潮;最後是文化挑戰,技能的轉型往往伴隨組織文化的更新,如何讓兩者互相成就,並帶來生產力的提高,需要優秀的管理智慧。
IBM watsonx正是為了應對上述挑戰,根據企業實際的業務需求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watsonx.ai、watsonx.data和watsonx.governance三個產品集。
圍繞著AI模型和應用的開發,有效支撐AI的訓練、驗證、調優、部署。有了watsonx.ai,AI構建者(數據科學家、工程師等)就可以利用IBM的模型和Hugging Face的模型完成一系列AI開發任務。這些模型經過預訓練,可支持一系列自然語言處理(NLP)類型的任務,未來的版本還將提供更多由IBM訓練的針對提升相關領域效率和任務專業化的專有基礎模型的訪問。為滿足企業對基礎模型的需求,IBM將在其公有雲(IBM Cloud)上推出新的GPU產品——一個專為AI定製的基礎架構服務,旨在支持企業計算密集型工作負載。今年晚些時候,IBM還將提供全棧高性能、靈活、AI優化的基礎架構服務,並以「即服務」的方式在IBM Cloud上交付,用於訓練和服務基礎模型。
提供更好的企業內部數據,用於模型的訓練、部署和調優。watsonx.data旨在幫助客戶克服在擴展AI工作負載時普遍存在的數據挑戰,諸如海量、複雜性、成本和治理等,允許用戶通過單一入口跨雲和本地環境訪問其數據。watsonx.data 使得非技術用戶可以在單一的協作平台上自助訪問企業自身高質量和值得信賴的數據,同時通過集中治理和本地自動化策略的實施,為其安全性和合規性賦能。
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級AI的治理和監管。watsonx.governance是一個自動化的數據和模型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用於制定策略、分配決策權並確保組織對風險和投資決策負責。watsonx.governance採用軟體自動化來幫助客戶增強能力以降低風險、滿足監管要求和應對AI倫理問題,使客戶即便是使用第三方工具開發模型,也無需切換數據平台而產生過高成本。它使企業能夠自動化和整合多個工具、應用程序和平台,同時可以記錄數據集、模型、相關元數據和管道的來源。同時,通過提供有助於安全和保護客戶隱私的機制,主動檢測模型偏差和漂移,watsonx.governance可以幫助企業滿足AI倫理標準並主動管理風險和聲譽。
目前,watsonx.ai和watsonx.data已經在全球上市, watsonx.governance將於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其中,watsonx.data的Premise版本已經可以提供給中國客戶使用。
眾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在推動企業級AI落地方面,watsonx.ai、watsonx.data和watsonx.governance無疑是穩定、高效、可信賴的保障。而由這三者構成的IBM watsonx平台工具,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企業AI的負擔,使AI構建者能夠更輕鬆地大規模開發、調整和部署企業就緒且值得信賴的AI。
IBM「保姆式」服務
watsonx的無限可能
在企業的應用實踐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產品只是「看上去很美」,而一旦落地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既有產品本身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在採用新技術、新產品時得不到全面而有效的支撐。
可以肯定地說,企業在採用IBM watsonx時,不會有這樣的後顧之憂。
首先在技術上,IBM會一如既往高瞻遠矚地推動整個AI技術的發展。比如,在接下來的一年,IBM watsonx會繼續演進,預計還會有一系列重要發布。IBM將專註於把企業級基礎模型的用例擴展到自然語言處理之外,實施為企業業務目標用例而定製的10B+參數的模型,為更為廣泛的企業應用打開大門。
其次在產品上,IBM watsonx提供了用戶所需的完整技術堆棧,使得用戶能夠在一個平台上,並且在任何雲環境下,以其能夠信任的數據、速度和治理,在整個企業中訓練、調整和部署AI。除了IBM watsonx以外,IBM還有大量長期積累的從基礎的IT軟硬體到專業服務的全棧式能力,特別是混合雲的能力。這些也是企業級AI落地所不可或缺的。
再次,IBM Consulting針對watsonx實踐所提供的生成式AI技術堆棧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領域和行業經驗,能夠更好地助力客戶加速業務轉型。IBM開設了為期半天的watsonx戰略工作坊,幫助用戶全面了解AI能夠做什麼;為期四周的watsonx專項試點項目,可以讓用戶掌握watsonx的整個實施過程。
最後,在企業級AI領域,IBM watsonx並不是在單打獨鬥,它背後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夥伴作為支撐。比如,IBM正在與Linux基金會運營的開源ML平台PyTorch合作,構建一個可用於大型AI模型的訓練、微調和推理的生產就緒的軟體堆棧;IBM和watsonx將成為Hugging Face企業級開源模型的主要提供商,以及本地部署的獨家提供商;IBM還將與紅帽和Hugging Face合作,開源大部分watsonx平台的代碼,以實現基礎模型的普惠化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企業級AI的落地,IBM內部的文化也有了很大轉變。公司上下都在積極學習了解watsonx以及生成式AI的知識。陳旭東表示:「經過全面的培訓,公司內部人員已經做好了準備,能夠對外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除了提供後台強大的技術支持以外,前端的每一個人也都變成了AI『小專家』。」
不寫詩,不作畫,IBM watsonx帶來的是AI在企業核心業務中落地的無限可能,watsonx中的「x」就是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