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兩大美企相繼「忤逆」,拜登團隊捅了「馬蜂窩」

這一次拜登團隊算是徹底的捅了「馬蜂窩」!

拜登團隊不斷的制裁打壓中國半導體,卻依舊想著在中國市場賺錢,顯然這世上可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我們可不慣這「臭毛病」,稍稍施加一些計謀,美國市場就已經一片混亂了。

半導體起源於歐美,很多的基礎技術以及核心專利,基本上都被西方的企業所掌控,中國的行業起步較晚,短期之內自然無法全面突破,但他們封鎖高端產品、只出貨中低端的方式,我們有的是方式破解。

在晶元規則的不斷升級下,中企放棄了對西方國家的一切幻想,徹底摒棄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維,而這算是拜登團隊一手促成的,中企不斷的完成技術自研,間接為美企樹立了更多「強大」的敵人。

特別對於高通而言,原本在中國市場「躺賺」,美國這麼一折騰,華為誕生了麒麟晶元聯發科趁機入局,外加上遲遲無法獲得5G授權,整體營收相比於巔峰時期,已經下滑超過了70%以上。

而中國的策略是「逐個擊破」,從啟動對美光的安全審查開始,這樣的信號已經很明確了,美企多次的遊說,並沒有讓拜登團隊放棄打壓,下一次倒霉是哪家美企還真說不準,兩大美企巨頭相繼行動了。

美企日子過得苦哈哈

即便放到現在,美企在科技領域的實力依舊是「碾壓」,但再頂尖的技術一旦失去了市場,那麼一切也就成為了空談,類似英特爾、高通、美光等等如雷貫耳的晶元企業,依舊擺脫不了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事實。

的確中國暫時突破不了技術壁壘,但大不了一拍兩散「你不賣、我不買」,誰都別占誰便宜,看誰撐得過誰,以前是我們求著進口、如今轉變為了他們求著我們買,現階段用低端產品可糊弄不了我們了。

在中企的團結之下,總算是打通了國產化供應鏈,在嚴防死守之下華為高端晶元依然回歸,拜登團隊的臉被打的「啪啪」響,消息已經傳出一周的時間了,美國的相關部門依舊沒有搞清楚,晶元究竟是誰代工的,5G功能到底有沒有!

目前基本可以證實,華為回歸的晶元性能比肩高通驍龍888晶元,雖然和現有的頂尖水平還有些許差距,但可以斷定至少是7nm工藝代工的,並且還完全源自於中國大陸生產,掌控了自主量產高端晶元的能力,美企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最慘的莫過於高通了,第三財季的營收為84.51億,同比下滑了22.71%,一旦華為自研自產高端晶元被證實,後續可就真的此前所說的:「9-12月份無法從華為獲得實質性營收了!」

而另外兩大巨頭英特爾、AMD也沒好到哪裡去,第二季度營收分別為129億美元、53.59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5%以及18%,幾乎所有美企的市值折損超過了50%以上,英偉達依靠AI產業的崛起,成為了唯一營收正向增長的企業。

這樣的趨勢還遠沒有結束,AMD、英特爾已經扛不住了,相繼展開了行動,在奔赴華盛頓遊說失敗之後,徹底的「忤逆」拜登團隊的規則,將重心重新放回到了中國市場。

兩大美企的自救

英特爾、AMD想盡各種辦法,盡全力去爭取中國市場的銷售權益,英特爾在深圳設立了晶元創新中心,合作聯想在上海建立了先進的實驗室,而AMD已經開始研究規則,推出了針對中國客戶的專屬GPU

兩家企業都在規則允許範圍內,儘可能的保障中國客戶的需求,經過三年多時間的驗證,已經可以斷定中國市場無可替代,消耗了全球進口晶元的70%份額,美企如果失去了意味著什麼很明確了。

如今中國自研的腳步加快,人工智慧、智能汽車、5G通信等等產業全速發展,需要大量的晶元供應,但實際上用到的高端晶元並不多,超過80%的需求都在成熟工藝上。

相比於歐美國家的高調,中國更喜歡在暗中突破,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直接給予西方企業「致命一擊」,華為高端晶元的回歸,已經讓拜登團隊琢磨不透了,算是徹底捅到了「馬蜂窩」,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