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支付寶的大爺在山東發生了一場有趣的對話。這位大爺起訴馬雲,聲稱馬雲的支付寶軟體侵犯了他的姓名權。馬雲以沒有註冊商標為由辯解稱他的行為並不違法。此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大爺起訴的結果如何。
這位名叫支付寶的大爺出生於1962年,來自山東臨沂的一個支姓家族。根據家族族譜,他的父母給他取名叫付,常被人親切地稱為寶兒。因此,大家就叫他支付寶。支付寶大爺過去一直過著勤勞樸實的生活,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風雨兼程。他是那個艱難年代的見證者,經歷了各種困苦。曾從事過木匠和維修工作,甚至賣過豆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體力已經無法跟上。
1992年,支付寶大爺攢下了十幾年的錢,在村裡開了一家小綜合商店,生意非常紅火。最初,他的店主要銷售副食品、日用品和農用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種類也變得更多樣化。寶大爺的店鋪里應有盡有,常常人滿為患,比集市還熱鬧。
2004年,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第三方支付軟體支付寶。這款軟體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發達。但是支付寶大爺並不了解這項新技術。
一天,一位婦女帶著孩子來到了大爺的店裡。她走進店鋪,看到滿屋子的貨架,琳琅滿目卻有些雜亂無序。
當結賬時,她掏出手機問:「可以用支付寶支付嗎?」大爺一聽愣住了,難道還得我來支付?他立即回答:「如果你沒有零錢,我可以找零錢給你啊,為什麼還要用我支付?」類似這樣的情況支大爺每天都會遇到好幾次,讓他越來越困惑。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要用「我」付款?
直到過年期間,支大爺的孫子來拜年,他對自己的母親說:「掃支付寶領紅包。」支大爺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連自己的孫子也要掃自己呢?這次支大爺抓住機會,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通過和孫子的交談,支大爺終於了解到,支付寶已經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於是,支大爺帶著孫子去鎮上遊玩,發現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甚至地攤都已開始使用支付寶收款。他這才徹底明白,別人並不是在掃他,支付寶是一款方便的軟體,可以通過手機綁定銀行卡進行支付,不需要找零錢。
隨著支付寶軟體的名氣越來越大,甚至在村裡也開始流行使用支付寶。支付寶大爺逐漸感到不太平靜了!開始時,支大爺被戲稱為「支付寶,該發紅包啦。」「支付寶,今天被掃了幾次啊?」對於這些玩笑,他只是輕描淡寫地附和了一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支大爺開始感到不自在。尤其是在過年期間,年輕人都回到老家,習慣使用支付寶支付、轉賬,甚至發紅包都使用支付寶。他的名字無處不在,儘管村民們並無惡意,但支大爺仍感到有些尷尬。
支大爺漸漸習慣了這種情況。他在自己的店裡貼了幾張支付寶的收款碼,走在街上,到處都能看到支付寶三個字。儘管他不太習慣,但又能怎麼樣呢?畢竟,他已經是這個年紀了,不能僅僅因為這個原因而改變自己的名字。聽說現在改名字也很麻煩,所以支大爺只能選擇順應現狀,接受現實。
消息傳開後,越來越多的人對「支付寶」大爺感到好奇,紛紛找到他要求合影。這位大爺由於一個軟體的名字而聞名,他也逐漸適應了這一點。
互聯網的傳播速度之快超出了大爺的預料,有人開始懷疑他蹭流量,質疑他是否是在支付寶火了之後才改名字。還有人懷疑他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否偽造。
當「支付寶」起訴阿里巴巴的消息傳到支大爺耳中時,他更加鬱悶了:「我這個名字已經用了幾十年了,怎麼能說我的名字是假的呢?
我1962年出生,支付寶還不存在呢。」聽到支大爺的解釋,村裡的人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以侵犯名譽權為由起訴支付寶,因為他的名字已經使用了幾十年,而支付寶才成立幾年。
支大爺覺得這個主意很有道理,因為他希望維護自己的名譽和清白,憤怒地向阿里巴巴公司提起了訴訟,要求馬雲賠償100萬元的侵權費,並要求發表聲明來證明自己清白無罪。
類似的案例也曾發生在港星劉德華身上,他起訴一個烤鴨店,但被店老闆回擊。烤鴨店老闆出生於1942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崇州人。
為了謀生,他開了一家烤鴨店,這家店已經開了幾十年,成為了一個老字號。劉德華的粉絲對此感興趣,立刻前往四川崇州調查,發現確實存在一個名為劉德華的烤鴨店,門口排著長隊。
他們有些粉絲認為老闆蹭了劉德華的名氣而去購買東西時問道:「這家店真的是劉德華開的嗎?」老闆對這種問題早已見怪不怪,非常平淡地回答說,這家店確實是劉德華開的。
但粉絲對此表示懷疑,他們抬頭看到了店名的招牌上有一個老人頭,於是確定這家店與劉德華沒有關係,然後將事情報告給了劉德華的經紀人。經紀人隨即派人去調查,結果發現這家店是真實存在的,而店名上的「劉德華」也完全相同。
於是經紀人給店老闆發了一封律師函,要求他取消註冊商標。店老闆收到律師函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取消商標,只因為他的名字叫「劉德華」嗎?經過劉德華團隊的深入調查,發現烤鴨店老闆本人就是叫劉德華,而且實際年齡還比港星劉德華要大。
在2004年,他就已經註冊了這個商標。因此,老闆使用自己的名字並不構成任何違法和侵權行為。劉德華得知此事後,確認老闆所說的都是事實,他親自向其團隊道了歉,表示是團隊衝動帶來了麻煩,並撤回了對烤鴨店老闆的投訴。
阿里巴巴公司因起訴而讓支大爺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人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時感到有些奇怪,並越來越關注此事。人們了解到大爺的名字叫「支付寶」,很多網友覺得有趣。
法院對支付寶大爺提起的訴訟感到困惑,並向他解釋了相關事宜。他們科普了一番,指出侵權的前提是支付寶大爺的名字必須已註冊為商標。
顯然,支付寶大爺並不是出於金錢的目的,只是因為他的家人聽信了別人的謠言,做出了不明智的行動。支大爺也因此事在網路上徹底爆紅,被越來越多的人邀請合作。
官方對此事也覺得很有意思,你叫支付寶,我也叫支付寶,還挺奇妙的。於是,支付寶派了一名專員上門,提出了將支大爺的店面打造成支付寶官方體驗店的方案。他們願意出資幫助支大爺重新裝修門店,並安排專職人員協助管理。
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可以極大提高支付寶大爺店鋪的盈利能力。這樣的許可也可以避免那些看熱鬧之人的口舌之憂。支大爺沒花一分錢,看著商店煥然一新,內心感到很多感慨。他不僅沒有惱怒支付寶,反而感激他們!
最關鍵的是,支付寶官方在門面重新裝修後,直接以官方的名義授權給支大爺經營,並幫助他獲得了營業許可證。經營者標示為支付寶,當有人消費時,付款頁面顯示收款人為支付寶。
這給予了一種給支付寶賺錢的快感!現在,支大爺一家成為了「支付寶」產品的忠實支持者,他們家中的許多家電和生活用品都是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後獲得的贊助品。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老農民,他被稱為支大爺。在2016年,《天天向上》節目組聯繫支大爺參與節目,但被支大爺誤認為騙子,並掛斷了電話。導演並不氣餒,決定親自去拜訪支大爺。
當他們到達支大爺所在的村莊時,被當地村民當成騙子,全村的人都趕他們走。面對這種情況,節目組只好報警求助。經過警方多番努力,最終贏得了村民的信任。節目組真誠地向支大爺解釋來意,並邀請他參與節目。
支大爺被節目組的努力所打動,最終同意參與。他還趁此機會,舉起自己的身份證,向全國觀眾證明自己就是支付寶。觀眾們被支大爺逗得哈哈大笑。參加完節目後,支大爺變得非常火,每天都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目睹真人版「支付寶」。
他們不僅觀光,還在支付寶的商店消費,將收款人寫成「支付寶」。越來越多的人來看支大爺,都想看看他的身份證。為方便遊客拍照,支大爺將自己的身份證放大100倍立在商店門口,成為網紅打卡的熱門地點。
幾年過去了,支大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買了車,翻新了家,生活變得富足。他還學會了滷肉,開始賣熟食。現在,他的女兒和女婿接手了他的事業,並開設了一家支付寶示範商店。
他們計劃未來開設一家更大的支付寶商店。
總結來說,支大爺展現了一種珍貴品質:無論紅與不紅,他依然保持著踏實和平常心。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成為網紅,人也應該保持初心,不被虛浮的名利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