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高合汽車趁著各大車企月初扎堆秀成績的契機,頻刷存在感,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忘記了這家頭頂「中國品牌電車天花板」的造車新勢力。
前段時間,高合汽車品牌及傳播總經理徐斌在社交平台發文稱,7月高合整體交付數量超500輛,HiPhi Y 7月底也已正式開始交付,並表示因輿論環境緣故,不做銷量排行榜。這種刷存在感也不忘內涵某車企的操作,可以說是相當魔性了。
沒記錯的話,高合汽車上一次公開銷量數據是在去年7月份,HiPhi X憑藉月銷526輛的成績,蟬聯50萬以上豪華純電市場月銷冠軍。自此之後,高合有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未曾公開過月銷量數據,雖然沒有對外公布原因,但不難猜測和銷量低迷有著很大關係。至於高合為何時隔一年再次「復出」,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為了給7月中旬剛上市的第三款車型HiPhi Y加油助力。
相比高合前兩款車型60萬元左右的起售價而言,33.90萬起的HiPhi Y看起來並不「高合」,幾近腰斬的產品定價,捅破了高合長期堅持的高端豪華形象和小眾神秘光環,還將其正面臨的市場窘境撕開了一角。而高合這種自降身段下探市場尋求走量的市場策略,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稱:「這是天花板塌方變地板磚的節奏嗎?」其實從某些角度來看,高合這次所下的棋,和它最初的品牌/產品定位以及市場發展策略方向有著緊密聯繫。
高開低走 是高合註定的結局
在造車新勢力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將高端豪華純電市場當作切入點的造車新勢力並不少,如已經退賽的賽麟和拜騰,以及轉戰10萬級電動市場預售長達一年期的「最美車標」前途汽車,真正成功站穩腳的也就蔚來和高合。若論售價和品牌定位的話,蔚來還要比高合小一個「咖位」。
業內關於高合之所以能夠成為「黑馬」,有多種說法。不過在我們《車314》看來,高合能夠挺過多次洗牌走到現在,除了新穎的造型設計和創新技術外,還有著不可或缺的運氣成分在內,雖然聽起來有些玄學,但事實就是如此。
高合首款車型HiPhi X上市時,國內高端豪華純電市場用一潭死水來形容絲毫不帶誇張。智能網聯拉垮、三電續航毫無亮點,油改電車型強行餵食消費者等等,平庸而乏味,能支撐著市場買單的也就是其品牌光環和情懷了。於是在同行的襯托下,HiPhi X的綜合實力就顯得非常能打了,比如擁有多種免接觸開門方式,車門全開比跑車還拉風的NT展翼門,可以自定義照明圖片、文字和表情包的PML可編程智能大燈等等,再配合可圈可點的三電和智能座艙表現,將一眾競品都比了下去。
而這種新穎而富有科技感的車型,也瞬間俘獲了不少有錢人,成為他們眼中的新晉「大玩具」,借著這股新鮮勁,高合成功超越保時捷Taycan、BBA等一眾電動車型,多次登頂高端豪華電動車月銷榜冠軍。
不過這種新鮮感來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是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BBA電氣化轉型進度的加快,以及智己L7、阿維塔11、極氪009和蔚來EC7等自主車型的上探市場,讓高合不再是豪華電動車市場的唯一選擇。為鞏固和強化自身的市場地位,高合推出第二款車型HiPhi Z,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亮點和足夠的品牌號召力,這款車並沒有帶來1+1>2的市場效果。
不過真正讓高合放棄堅持固守高端豪華市場的,是比亞迪仰望、方程豹以及東風猛士科技等眾多傳統車企的發力,論造車底蘊和品牌影響力,高合差之甚遠;比智能科技和硬核實力,雲輦-P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易四方刀片電池和M TEC猛士智能越野架構,也遠非高合的PML可編程燈組能媲美的。而有錢又有閑的消費者,也更青睞於選擇具備越野屬性且智能舒適感更加出色的車型當「大玩具」,至於智能技術和產品實力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高合,自然也就「失寵」了,今年前5個月上險量僅為383輛。
缺乏核心智電技術加持,品牌形象又過於小眾,固守無望的高合不得不通過下探市場的方式尋求新的發展契機,而HiPhi Y就是敲門磚。
下探市場 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必須承認,HiPhi Y在造型設計和智能配置堆料上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機甲科幻感的造型極具辨識度,第二代NT智能展翼門、PML可編程智能大燈和ISD智能交互燈等品牌特有配置進一步強化了車輛可玩性,25度無級定位機械臂、6.4L冷暖冰箱、零百最快4.7秒和續航最高810km,這套智享組合拳在三四十萬的純電市場確實有著頗高的性價比。
但僅憑這些顯然無法贏得眾多消費者的認可,這一點估計傳統新能源車企深有體會。
目前高合HiPhi Y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產品定位很模糊,其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蔚來ES6、理想L8和小鵬G9等造車新勢力車型,它們都有著鮮明的標籤和定位,或主打服務和換電、或舒享家庭理念、或科技智駕輔助。反觀高合HiPhi Y,人們在第一時間可能想到的是多種開門方式的展翼門和自定義的PML可編程智能大燈,但這些配置對於不少追求務實的消費者而言,有些過於「花哨」。
此外,小眾而缺乏號召力的品牌形象,也讓高合在與蔚小理等眾多新能源車企硬碰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從河北的線下體驗店數量來看,高合僅有一家體驗店,而蔚來擁有6家,小鵬是8家,理想11家。無論是在品牌曝光度還是用戶近距離了解體驗上,高合都不佔據任何優勢。這也就意味著,高合想要通過打破僵局,需要搭建並完善線上線下的市場布局,凸顯品牌形象和定位,強化核心技術優勢。這套流程幾乎等同於是又打造出一家造車新勢力,難度可想而知。
寫在最後
尋變求生是各大新能源車企應對新一輪新洗牌的重要手段,哪吒和零跑在鞏固自身市場基本盤的同時,火力全開衝擊中高端電動車市場;而高合在面對豪華電動車市場即將失守的危機時,通過下探市場的策略來尋求新的發展契機。不過由於缺乏品牌影響力和核心智電技術加持,高合這次向下兼容的發展策略,很有可能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