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軒高科秀「成績單」,欣旺達動力分拆上市,業績卻虧得一塌糊塗

動力電池企業陸續披露了經營業績。

6月14日晚,國軒高科(002074.SZ)披露了半年度業績預告。根據預告顯示,國軒高科預計營業收入140-160億元,同比增長62.08%-85.23%;預計歸母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132.27%-210%。

坦誠來講,這個經營業績沒有太多的驚喜,但重點在扣非凈利潤。

根據業績預告,國軒高科預計上半年扣非凈利潤3000萬-4200萬元,去年同期這個數字為-1.73億元,成功扭虧為盈。此外,需要特彆強調的是,這是國軒高科近15個季度首次扣非凈利潤為正。

過去四年時間,雖然國軒高科營業收入翻了近4番,但公司卻一直深陷虧損泥潭,直到今年二季度。從這個角度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

與此同時,欣旺達(300207.SZ)發布公告,擬分拆欣旺達動力至創業板上市。至此,「鋰電池新貴「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的經營情況也得以曝光。

2020年-2022年,欣旺達動力營業收入分別為4.3億元、29.4億元和129.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7億元、-10.5億元和-10.9億元,三年虧損28.4億元。

這個成績到底怎樣?

2022年,孚能科技(688567.SH)營業收入115.9億元,同比增長231.08%;凈利潤-9.27億元,上一年同期這個數字為-9.5億元。也就是說,欣旺達動力目前跟孚能科技的經營情況差不多,雖然營收增長迅速,但都處於巨虧狀態。

這裡再做一個補充,為何欣旺達急於分拆動力電池業務上市?

2020年-2022年,欣旺達動力總資產分別為43.7億元、90.4億元和340億元,凈資產分別為9.8億元、18.8億元和116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7.57%、79.2%和65.9%。很明顯,鑒於動力電池行業巨大的固定資產投入,疊加應收賬款賬期長等特點,欣旺達動力需要不斷補充流動資金。

可能有人要問,2022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是下降了嗎?NO!

2022年2月,欣旺達動力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24.3億元;2022年8月,欣旺達動力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80億元,2023年6月,欣旺達動力完成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16.5億元。如此快的燒錢速度,如果不能繼續下一輪融資,公司賬上很快就又沒錢了。

正因為此,欣旺達動力希望能通過上市的辦法,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

這裡補充一句,按最新一輪融資計算,欣旺達的估值為355.6億元,參考國軒高科和孚能科技的估值,大家認為這個估值貴還是便宜?留給二級市場股民的空間還有多大?

最後一個問題,欣旺達動力究竟何時能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

根據SNE Research數據,今年5月,欣旺達全球動力電池份額為1.8%,排名第九,落後於億緯鋰能(300014.SZ)、中創新航領先於國軒高科。注意,跟2022年相比,欣旺達的排名和市場份額均未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跟頭部電池企業比,欣旺達差距甚遠,跟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屬於同一陣營。就盈利而言,如果說國軒高科一直處在盈虧邊緣徘徊,那麼欣旺達則糟糕透頂,尚看不到盈利的拐點。

當然,有一說一,欣旺達動力也有自己的優勢,有「蔚小理」以及廣汽、東風的戰略入股,但是,指望靠這逆天改命,似乎也不現實。說白了,對「新勢力」來說,入股欣旺達動力充其量只是算一種備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