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晶元三巨頭「最後一博」抱幻想,拜登「吃秤砣鐵了心」


文/行走斯圖卡

為了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華盛頓制定了針對性的封鎖圍堵政策,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最近,又有消息傳出,華盛頓試圖擴大禁令範圍,將更多的產品納入禁售行業,這一消息讓美國晶元企業急了,三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CEO準備組團前往華盛頓,遊說拜登政府放棄這個念頭。

據彭博社、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稱,三巨頭CEO準備在下周前往華盛頓,與美國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進行會談;他們將討論市場狀況、出口管制措施,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問題。報道還稱,他們認為此舉可能無法阻止拜登退出新的管制措施,但這個機會「無論如何都要搏一搏」,他們希望說服拜登政府相信,此舉將會傷害此前尋求與中國緩和關係的外交努力。

南華早報》報道稱,高通通過向小米等智能手機製造商供應零部件,獲得了該公司逾60%的營收。英特爾(Intel)的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本月早些時候訪問了北京,展示了該公司最新的人工智慧晶元。他將中國視為自己最大的銷售地區。英特爾約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對於由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管理的英偉達來說,中國貢獻了約五分之一的收入。

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發布規定,禁止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向中國出售某些工具,並禁止出口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晶元——這一聲明攪動了整個行業。

到目前為止,應用材料公司等晶元設備製造商的營收受到的衝擊最大,它們被迫將營收預期下調了數億美元。

這些晶元巨頭擔心,封鎖政策將會導致美國企業切斷與中國的市場聯繫,最終削弱美國企業的盈利、影響到技術投資能力,從而影響到美國的主導地位。

上周,彭博社報道稱,美國正在利用其權力影響海外公司,以進一步切斷對中國的銷售。最大的晶元製造設備供應商之一阿斯麥控股有限公司(ASML Holding NV),正面臨來自荷蘭本土政府更嚴格的限制,以及來自美國的新限制,因為它的一些零部件是在美國製造的。

這些美國半導體巨頭似乎非常著急,原因其實很簡單:美國想要打垮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實際上是走錯了方向。從歷史經驗上看,要摧毀一個國家的某個產業,最好的辦法就是傾銷;對於中國而言,封鎖是最不可能達成目標的手段,這被無數例子驗證。

他們不是擔心中美關係受損、也不是擔心失去中國市場,而是擔心華盛頓的做法,最終將會給他們創造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有這個擔心的不止是這些半導體巨頭,還有生產半導體設備的阿斯麥公司,公司總裁溫寧克就不止一次警告西方:封鎖不可能阻止中國獲得高性能晶元,只能促使中國儘快研製出自己的該類型裝備,最終導致出現一個西方無法控制的產業鏈體系。

國際上有這樣一個共識,一旦中國突破了某項技術、這項技術將會被划出「高端」行列。試想一下,如果中國真的搞定了晶元生產的全球鏈覆蓋,那麼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產品無疑將失去最重要的市場,還要面對中國產品的競爭,這就不難理解,美國半導體巨頭希望勸說拜登不要收緊政策的主要原因。

有網友指出:制裁大戰一旦開啟,相互的信任完全摧毀,中國不可能再按老路子走了。就算美國現在撤銷制裁,中國的半導體項目也不會停止的。

不管美國發出怎樣的聲音、做出怎樣的姿態,我們都應該放棄幻想。華盛頓不可能放過任何自以為「能夠遏制中國」的方法;正如報道所言,即便是美國半導體巨頭的CEO,也無法勸說拜登政府回頭。

我們面前的路其實只有一條: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只有讓華盛頓明白,任何對中國封鎖圍堵的手段,最終都將成為自己捅刀自己的雙刃劍——也這有到那個時候,華盛頓才會認識到,遵守市場和貿易規則,是他們唯一可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