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網等票務銷售平台引吐槽不斷,中消協呼籲加強票務平台監管

搶票、退票、黃牛等問題引吐槽不斷,消費者質疑矛頭對準票務平台,中消協呼籲加強演出票務監管

中消協6月27日發布《2023年「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監測發現,今年「618」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網路購物、演出票務、權益規則等方面。

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演出票務」類負面信息100萬餘條,負面信息呈集中趨勢,在6月13日出現峰值。

中消協表示,6月以來多地舉辦演唱會,「搶票」「退票」「黃牛」等詞語頻繁出現在網路輿情的吐槽聲中,人們對於大麥網等相關票務平台的退票問題質疑不斷,主辦方、經紀公司、票務平台、消費者等多方之間的矛盾難以釐清。

其中,中消協提到了網友質疑「五月天」演唱會訂單異常和大麥網回應嵩山音樂節疑似「跳票」,這兩個案例都指向票務銷售平台。

6月12日,多名網友反映通過購票平台「紛玩島」成功購買樂隊「五月天」瀋陽演唱會門票後,被無故退票。「紛玩島」方面稱,已對異常訂單進行退款退票處理,據了解,購票網友並不認可「紛玩島」方面的說法,並發布訂單截圖和聊天記錄截圖等證據,證明自己是通過正規途徑購票。

對此,中消協認為,節目內容豐富、演出類型多樣的商演業態蓬勃興起,對拉動文化消費、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演出的內容審核、票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影響了演出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從本次輿情監測中發現的兩個事例來看,引發消費者質疑追問的都指向大麥網等相關票務銷售平台。「疑似跳票」與「訂單異常」的背後,是技術故障還是人為干預?主辦方除了承諾「盡量解決問題」,還應有一追到底的決心和讓購票者滿意的解決方案。

中消協建議,從推動文旅消費市場清朗和諧發展的角度著力,呼籲監管部門不僅要抓好「事後監管」,還要抓好「事前規範」。同時,呼籲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運用信息網路技術,加強演出票務運行、票源流向的監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台,實時監測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動票倉公開透明,促進演出票務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