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今天下午,上海市水務海洋科技大會暨科技委大會在楊樹浦水廠舉行。會議總結了近年來上海水務海洋科技發展成效:近年來,水務海洋行業緊緊圍繞科技興水「一條主線」,實現了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上的「雙豐收」,取得了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智庫建設「三個突破」,全面覆蓋了水利、供水、排水、海洋「四大行業」和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科技創新賦能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例如,組織制定了水務海洋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組織實施了智慧水務海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bim應用三年行動計劃、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等,明確了水務海洋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和行動路徑。
其次,著力研發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包括防汛技術、水源地生態修復、高品質飲用水供給,以及40多項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課題和20餘項海洋生態、海洋預報、海洋經濟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還打造了淀浦河東閘、楊樹浦水廠、泰和污水廠等一批bim應用示範樣板工程,開展了吳淞江工程新川沙河泵閘樞紐、南市水廠等數字孿生建設。發布了13項建設規範、21部地方標準及26項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持續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為行業標準,規範指導了水務海洋行業各項工作。
此外,打造創新平台,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管理服務。持續推進覆蓋全行業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組建了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了人才發展促進中心;開展了「科技英才」「拔尖人才」「城市之星」等選優評選活動;完成了2000多項技術評估工作,有力支撐水務海洋重大決策和重大工程建設。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局科技委主任史家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水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局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周建國作工作報告。
作者:張天弛
編輯:薄小波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