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手機迎來更新:不足千元的iPhone你喜歡嗎?

曾「撞臉」iphone 13的樂視手機,又整了新活。這次的對象是iphone 14 pro,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更新迭代了。

(圖源:letv官方微博)

2023年1月12日,letv微博官宣了一款新機——樂視s1 pro,這款新機造型神似iphone 14 pro,且號稱「這真不卡」,但事實是否如此呢?翻開配置詳情,5g網路、8gb內存、128gb存儲空間,外加5000毫安時大電池,這些配置聽起來還不錯。最大的問題是內置的虎賁t7510處理器,它的表現可不夠亮眼。可起售價只要899元,所有關於性能配置的槽點,似乎都能被理解。

899元的「靈動島」,到底值不值?

拋開「神似」iphone 14 pro的造型設計來看,樂視s1 pro的表現其實不算是太糟糕。儘管性能不算出色,樂視s1 pro也竭盡全力滿足了基本的使用需求,側邊指紋識別+2d面部識別構成的生物識別方案,與市面上大多數智能手機保持一致,在直角邊框的設計配合下,側面指紋擁有更大的識別面積,安全性、識別效率都更有保障。

(圖源:樂視商城)

屏幕表現倒是沒有什麼驚喜,6.5英寸720p解析度的lcd面板,中置挖孔藥丸設計,沒有高刷新率、沒有hdr,更別提四邊等寬的視覺體驗了。與iphone 14 pro不同,樂視s1 pro在「靈動島」里僅僅內置了攝像頭和光線感測器,並沒有複雜的face id模組,當然,價格就擺在那裡,樂視也難為無米之炊。而這個前置攝像頭的表現也比較一般,只有500萬像素,妥妥的「掃臉登錄」神器了。

(圖源:樂視商城)

談到攝像頭,樂視不老實的壞毛病又來了。在樂視的輝煌時期,一個「id無邊框」的設計讓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跟風,這種「熄屏美如畫,亮屏停航母」的設計,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發展史的最大糟粕也不為過。這次的問題是,與iphone 14 pro相似的三攝模組中,只有一顆真實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在899元的價位里,也別指望樂視s1 pro能帶來什麼「超級微距」、「極限夜景」之類的功能了,和前置一樣,「掃碼」會是它職業生涯中承擔最多且最重要的工作。

(圖源:小米商城)

雖然樂視s1 pro看起來哪兒哪兒都不夠出色,但並不代表它在低端市場里毫無競爭力。近期發布的幾款定位低端市場的機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許是redmi 12c和榮耀暢玩 30了,前者699元起售,後者1099起售,標準配置都是4gb+128gb的內存組合,這樣看來,樂視s1 pro的8gb內存竟然險勝一籌。redmi 12c在影像表現上會更強一些,5000萬像素主攝,hdr、人像模式、夜景模式,能給的小米全給上了,誠意還是比較足的。

(圖源:樂視商城)

官方展示信息透露,樂視s1 pro的「靈動島」可不是裝飾,它真的具備互動控制項,像是音樂播放、耳機連接和低電量提示,都會「登島」顯示。這一波,樂視竟然從系統動畫上贏了小米和榮耀,令人驚訝。但也不得不提醒,假如有看到這裡心動的消費者,建議還是不要衝在前線,畢竟「以實物為準」,在很多時候不僅僅只是一句提示語。

為何廠商們都鍾愛「蘋果設計」?

「借鑒」到精髓的樂視s1 pro,可以說是近年來安卓陣營最大膽的一次嘗試,但也引發了一項討論:為何廠商們習慣於「借鑒」蘋果的設計?

不可否認,曾經的蘋果確實引領了智能手機設計的潮流,例如經典的iphone 4s,三明治結構,雙面玻璃與金屬中框的結合,精緻、典雅、大氣。儘管交出了這樣好的案例,同時期「學習」蘋果設計風格的智能手機廠商卻不多,反而是從iphone 5時期開始,才有了比較典型的模仿案例。

(圖源:小米官方微博)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模仿」陣痛期之後,安卓陣營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風格思路,漸漸地也與iphone有了十分明顯的區別。但個人認為,iphone 6系列之後的蘋果被超高銷量蒙蔽了雙眼,丟掉了曾經的典雅氣質,這樣一來,倒也是沒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了。不過,消費者反倒開始變得越來越嚴格。

2022年,坐上「抄襲」被告席的智能手機型號可真是不少,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小米13。僅僅是採用了四邊等寬的屏幕、亮面直角邊框的設計,這款被稱為「史上最美」的小米手機遭到不少網友怒斥,表示這樣赤裸裸的「借鑒」,和心目中的旗艦手機的形象背道而馳。事實上,小米4就曾啟用過直角邊框的方案,只是沒有四邊等寬和亮面設計罷了。

大廠們在產品上選用了與iphone相近的元素都會遭到吐槽,消費者們對一些「不知名」小廠的寬容度要大得多。除了樂視之外,魅藍也在去年悄悄上架過一型號為「魅藍10s」的機型,劉海屏+矩陣對角雙攝,十足一台「安卓版iphone 13」。無論是樂視還是魅藍,都可以說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智能手機品牌,也是不少90後的青春代表,怎麼會淪落到這種下場呢?

(圖源:蘇寧易購旗艦店)

從某電商平台的銷量數據上看,「撞臉」iphone 13的樂視y1 pro已經成功售出5.1萬件,諸如小辣椒、天語等傳統廠商的「借鑒」款,也有不俗的銷售成績,而正兒八經自主設計、主打低端市場的redmi 9a只有6000+件,戰績令人唏噓。不過,考慮到差價、平台本身受眾等因素的影響,這個數據或許不能完全展現「撞臉」iphone帶來的紅利,但對於這些品牌而言,這是實打實的亮眼成績。

靠「撞臉」iphone出圈,到底能走多遠?

歷經風雨後的樂視,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其核心業務,靠「撞臉」iphone引起市場關注,這個營銷方案確實相當成功。對於大部分被時代拋棄的傳統廠商來說,成為「貼牌」廠商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依靠著上游供應鏈的技術,堅持推出一些低成本、高利潤的產品賴以生存。出於生存的考慮,碰瓷熱門機型,當然要比一張「大眾臉」要合適。除了iphone之外,小米 12s ultra、華為mate 40 pro等機型也成為了貼牌廠商們的首選,畢竟它們名聲在外,是打開知名度最好的方案。

(圖源:樂視商城)

但「撞臉」iphone,註定了這些機型很難被主流消費者接受。gfk中國公開的全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人均智能手機消費價格大致在1800元左右,而超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機銷量佔到了21%。這樣的數據側面印證了中國消費者在智能手機品類消費兩極化的情況,「撞臉」iphone,或許能為低收入人群帶來一點「高端」手機的體驗感。至少在外觀上有幾分相似。

(圖源:拼多多)

以樂視去年發布的y1 pro的銷售數據來看,除了官方商城之外,戰績最好的是拼多多,而淘寶、京東用戶對這款產品的關注度並不是高。平台調性、用戶評價也證實,選購這類產品的消費者有部分來自偏遠地區,也有部分消費者是為家中老人購買,而這些幾乎不會是大廠們的主流目標客群。

當然,大部分主動選擇這種方案的廠商,也不在意是否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著眼於賣好一台「明星」機型,已經可以帶來不俗的利潤。再者說,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沒有自研技術的廠商本就很難生存,這些產品有關注度、有銷量,這已經比很多在智能手機發展浪潮中倒閉的廠商要好得多了。

總結

客觀來講,樂視s1 pro算得上是千元以下價位里表現中規中矩的一款機型,假如不是「撞臉」iphone 14 pro,可能根本不會有人在意。但樂視也嘗試在依靠上游供應鏈硬體之外做出一些新花樣,像是為「靈動島」帶來了真實可用的交互控制項,這很難得。另提一嘴,這也不是很難實現的事情,畢竟在「靈動島」曝光之前,已經有安卓開發者將這個功能做成第三方軟體了,內置在系統里並作為賣點,確實是頭一次見。

(圖源:樂視商城)

雖然樂視s1 pro只要899元,但還是很難推薦購買。影響一台智能手機使用體驗的部分有很多,性能、設計、影像和系統優化,尤其是最後一項,幾乎決定了低端機型的生死。redmi、魅藍和榮耀等大廠,都會為這類低端機配備壓力更小的ui版本,像是flyme lite,去掉系統動畫,優化內存空間,讓低端機型也能獲得不錯的流暢度。但樂視s1 pro似乎並不具備這些優化,使用體驗不禁讓人擔憂。

不得不說,樂視s1 pro是一款十分有趣的智能手機,也算是眾多模仿者里做的最好的一位,廠商的用心程度還是值得讚揚的。但假如樂視可以將這份心思花在研磨一款擁有自主設計外觀的產品上,我想一定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

(封面圖源:樂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