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這家企業到底值不值得投?為什麼它的價格一直往下走,彷彿深不見底,什麼時間點小米可以讓你賺到大錢?雷老闆它的未來出路到底在哪裡?
這些問題都是米粉和想買小米票子的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就通過這篇文章和你們說說小米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第一個,雷老闆很大的概率能夠成為新能源的首富,並且特斯拉未來一定會有小米這個競爭對手。你如果能夠吃得好小米這一碗飯,那你就想搞清楚小米價格為什麼會往下走。
小米的手機業務在之前我已經強調了很多次,手機硬體它是一個沒有壁壘,第二個它是有極大的庫存積壓,會導致侵吞掉所有的企業利潤。所以你的手機廠商想要存活下來只有兩條路。
第一個,將庫存可以完美的控制並把它賣掉。第二個,能夠將你的利潤率提高起來,以防止庫存銷售不穩,庫存積壓你也能夠保證你的利潤。很多企業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算沒有充足的現金流,典型的房地產行業,這也是這段時間上面給政策讓房企緩一緩補充現金流的原因,千萬別以為房地產又活過來了。
說回小米,你會看到小米庫存積壓率很高,同時硬體的利潤非常有限,曾經有一場雷布斯的手機發布會上說他在手機硬體上賺取的利潤只有5%,讓出足夠的性價比給消費者,你看他現在還敢說這句話嗎?
如果真的按照雷布斯的說法,差不多要賣20台手機的利潤才能抵得上1台手機的庫存,如果有做過生意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所以在這兩條上都不滿足。
同樣的觀點,小米的現金流量表它一定不會有一個很好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導致了海外的中大型機構都不願意去作為它的一級成交商。只把小米手機當作一個硬體公司去估值,反而看蘋果卻是一個科技公司,高低立判。
所以你會發現中大型的專業機構對於小米手機業務的判斷是非常客觀和準確的,而且他們也朝著他判斷這個方向的這個趨勢去走,這就是為什麼雷老闆他不得不找第二增長曲線,造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其實在雷老闆宣布造車之前,他的順為資本早就已經布局了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和電控系統,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正式宣布進入造車領域,小米CEO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宣布造車只是到了這點順勢而為而已。
最關鍵的是在中國創業,事情乾的成不成主要看創始人,雷老闆屢戰屢勝,能夠幾次創業且每次超過百億的市值公司,放眼中國商業近代史也是獨一份。他的順為資本投資的公司裡面目前已經有了8家上市公司,要上市的已經陸續在排隊中,雷老闆系已初顯威力。同時他與現有的新能源造車的很多公司創始人關係非常好,典型的國內新能源汽車新勢力蔚小理。
在個人的能力有限的時候,打不過對方的時候就加入對方,雷老闆是出了名的勞模,今年也就53歲,這是一個男人功力最深厚的階段,肉體和能力都能匹配的上,華為的任總70多歲還在兢兢業業,創始人的精力覺得企業有多大,年齡決定企業能夠走多遠,他號稱最後是一次創業,作為普通人有什麼理由覺得自己比雷老闆更強,既然如此為何不投資他呢?
是不是看到這就有點小激動了,我在這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小米短期之內它不會拉盤,為什麼?因為他手裡面有足夠的現金。這裡面就講一個小插曲,你們要明白,海內外的任何一家投行都非常現實。
如果你沒有把事情給我做出來,你跟他講個故事,不好意思,你忽悠不到。你們也千萬不要聽國內的一些自媒體跟你們說,對海外融資你只需要講一個漂亮的增長故事就足夠了,沒有人會比這些人還傻。
恭喜看到這的朋友,我要分享一個關於小米的買點了,這個時間點可以很明確的推出來,想要在小米上賺的盆滿缽滿的話,關注這三點。
第一、這個企業的發展是否需要募資。第二、它一定不會讓絕大多的傻富賺到錢;第三、它會提前讓大型機構進來。你們只要卡在這三個點的共同時間,這就是你們最好的下手點。最典型的案例,看看BYD今年狂拉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後再給大家透露一個數據,那就是小米車都沒造出來,光技術的研發人員已經超過了1000人。記好一句話,最後所有的電子消費產品比拼的一定是技術、研發、人才。
因為你一定要記得一個鐵律,有人才可能不一定能造車成功,但是如果你沒有人才,你造車一定不成功。所以小米在這個階段能不能讓你賺到錢,或者你想了解小米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多的信息,還不快快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