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了解web3理論的來源與歸處

web1:閱讀式互聯網時代,終端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時代,例如百度新浪搜狐等,在1時代,技術人員的稀缺大前提下,各大門戶網站提供內容,並按照關鍵詞分類,用戶通過搜索關鍵詞,獲得自己想獲得的內容。

特點:給予,靜態,單向。用戶能且只能從網站中獲得網站提供的內容,沒有參與的體驗,只是一種單純的趨近性獲得,就像逛商場,買東西一樣,只能在已有的產品中獲得最接近自己需求的產品。


web2,互動式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共建式互聯網時代,用戶依託平台產生內容,例如頭條,抖音微博,等都屬於這個時代的產物。在web2時代,用戶在獲得需要的內容的同時,可以依託平台,生產內容,並發布內容。用戶和平台有了交互性,相互依託,共同建設。此時用戶有了一些選擇性和主動性,但是還是在必須遵守平台的規範,平台有權封鎖下架所有不合規範的內容。

特點:交互,共建,局限。用戶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人人可以成為自媒體,但是必須在規則框架下生成內容發布內容。在web2 中,用戶得到的體驗,不再是web1簡單的趨近獲得,更多的是參與感提升,創作性也大大提升。

web3 ,價值互通的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時代。突破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壁壘的時代。最終進化成元宇宙時代。

最起初的理論方向就是,用戶在互聯網上有自己獨有的數據。可在不同網路環境通用。實現信息共享,網路傳播,電子商務等。

進而提出了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的概念: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和創造的,與現實世界交互和映射的虛擬世界,具有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聽起來是不是很抽象。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鏈接現實生活,有沉浸式體驗的一個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裡,通過電腦代碼,腳本,演算法,和人工智慧共同制定出的規則,人人都在這個規則下製造內容,修改內容,發布內容。(比方說,這個虛擬世界裡可以自定義人物角色,性別,樣貌,甚至可以自定義生物形態。)


去中心化,簡單講,就是web3時代,人人都是獨立的平台,智能合約約定的規則規範整個虛擬世界,用戶生產內容,發布內容,等所有網路活動,不再受單一的中心平台的規則約束。打破了web2在交互上的局限性。

以上幾點的關係是:


元宇宙是整體構想,有了元宇宙的設想,如何去實現呢,最接近完美的方法就是最大可能去中心化,只有去中心化才能實現規則統一,最大限度實現交互。去中心化以後,再實現突破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實現元宇宙構想。

最後作者想說:

web3的概念以及理論支撐,技術要求,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苦澀又難懂,沒必要完全理解。交給技術人員就好。我們就期待網路新時代,靜候網路新時代,他不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