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地方持續採購華為設備
在前幾個網路時代,一直都是西方國家主導 ,他們嘗到了網路時代帶來的紅利。就像美國主導了4G網路,於是在互聯網誕生出許多世界級巨頭,亞馬遜、微軟、谷歌等等在各自的互聯網領域內獨佔鰲頭。
可是到了5G,美國技術優勢不顯,落下了很多功課。持續深耕的華為在5G領域大放異彩,掌握全球最多的5G標準必要專利。
一開始許多國家都願意和華為合作,延續前幾個網路時代的通信網路建設,將華為設備布局到核心網中。
美國深知掌握一個網路時代有多麼重要,於是美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阻礙盟國與華為合作,在美國市場上不允許採購華為設備,另外,還要拿出大額補貼讓運營商拆除華為設備。說是為了「網路安全」,其實都只是為了維護網路主導地位的借口。
可美國5G的技術落後不是靠阻礙對手發展就能崛起的,更何況美國拆除設備拿出的補貼根本無法滿足運營商的需求,拆除設備一事一拖再拖。
運營商以及地方機構非常清楚拆除設備會面臨怎樣的損失,用新設備去替換沒有問題的舊設備,除了新舊交替,沒有任何意義。更讓美始料未及的是,美地方不顧「禁令」,依然選擇購買華為設備。
根據美媒傳來的消息,美國1681個州和地方機構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一直採購華為等中企設備,價值總量為4500萬美元。2021年期間,採購的交易量超過600筆,採購的產品包括網路設備,監控攝像頭等等。
美國對華為的特殊關注不是突然開始的,早在5G進入到商業時期,美國就開始籌劃如何穩固本國的5G發展,怎樣讓走在前頭的對手放慢腳步。
禁止採購設備是其中一項措施,可結果顯而易見,美國各州和地方機構採購華為設備攔不住了,這說明華為設備依然是最主要的選擇。同時也說明了美國的禁令在一些獨立的州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執行力。
實際上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果,美國試圖讓全美運營商拆除華為設備,可想想就能明白,美國各州的法律條例各不相同,拆除設備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只會影響運營商正常推進5G網路建設,有多少運營商會心甘情願去做。
華為設備為何能暢銷?
華為手握大量的通信技術專利,論通信市場的實力,愛立信,諾基亞加起來的通信設備市場份額也無法超越華為。根據Dell』Oro Group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華為以29%的市場份額領跑全球通信設備市場,諾基亞第二,愛立信第三。
華為能有這般優異表現,一方面是背靠中國迅速增長的5G網路市場,另一方面光傳輸,路由器以及RAN等領域的需求增長,讓華為在這部分市場得到更多的機會。
所以華為設備不只是在美國市場被採購,在全球範圍內,也保持強勁的銷售能力。那麼華為設備為何能如此暢銷呢?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性價比高。
運營商要想大規模建設5G網路和基礎設施,必然要投入不菲的成本。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如果能從設備供應商手中獲得更具性價比的報價,能省下一大筆錢。
華為設備的性價比一直是非常高,比愛立信,諾基亞的同類型設備要便宜不少。所以對於預算有限的美國各州,地方機構來說,華為設備是首要選擇。
其次華為設備質量出色。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可有時候價格更貴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華為除了性價比高,設備質量同樣十分出色。要知道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千億級別,過去十年里華為研發投入累計高達8450億元。
今年前三個季度,華為研發投入已經突破1105億元,比去年同期還高出了82億元。哪怕華為處於複雜的市場環境中,也沒有減少研發投入,甚至不降反增。這麼多的錢砸入到研發,對於產品質量的打造是有保障的。
華為的付出不會白費,得到市場的認可就是最好的回報。
寫在最後
美國各州,地方機構選擇購買華為設備,看來還是有明白人的。華為一直以公開,透明的商業形象立足市場,願意和各國簽訂無後門協議,甚至接受解剖級審查,從而證明設備技術的可靠性。
反觀美國,一直沒有實質性證據可以證明論證,這場自圓其說的鬧劇,早該結束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