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評新時代中國經濟歷史性躍升」2.8萬億元,彰顯科技強國力量

數據來源 國家統計局官網

「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的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的科技創新成就,令全國人民倍感振奮。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部署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形成了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

十年來,我國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萬億元;我國科技改革深度空前。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人才的培養、評價、激勵、引進體制機制日趨完善;我國科技進步速度空前。隨著科技投入不斷增加和科技改革不斷深化,科技創新成果大量湧現,國家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

新時代,新征程,完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重大任務,我們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要築牢發展基石。統籌開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夯實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要把握正確方向。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要直面困難挑戰。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歷史眷顧自強不息者,機遇青睞勇於創新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