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數據「魔法」,這個重點實驗室謀創新謀未來

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專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第一次專家組工作會議。

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技術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

(簡稱實驗室)依託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簡稱交科院)建設,於2017年獲得交通運輸部正式認定,成為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領域首批行業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圍繞交通運輸部委託的「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中心」工作任務,聚焦「數據資源管理應用體系與相關標準規範」「大數據動態採集、模型構建與處理技術」,以及「基於大數據的綜合交通運輸監測、分析評估與預警技術」三個研究領域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大數據技術率先在綜合交通運輸領域深度融合應用,助力以數據賦能交通運輸發展。

已積累9大類、20餘小類的數據資源

實驗室已建成一整套數據全流程管理所需的軟硬體條件,形成了交通大數據動態採集實驗平台、交通數據治理與綜合分析實驗平台、交通數據安全實驗平台、交通碳排放統計監測實驗平台、交通GIS及遙感影像實驗平台等多個大數據研發和實驗平台,支撐開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關鍵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

沒有高質量的數據資源,大數據應用將成為「無源之水」。實驗室長期從事信息資源研究開發工作,積累了一批行業綜合性和專業性數據資源。在綜合性數據資源方面,依託承擔的統計分析工作,積累了行業最為全面豐富、時間跨度最長的宏觀數據資源。在專業性數據資源方面,實驗室通過承擔的信息化工作,已積累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通行、水路通行、網路貨運、城市客運、雙碳監測、交通信用、交通科技、政務信息等9大類、20餘小類的數據資源。豐富的數據資源為實驗室探索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場景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向交通重大需求

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實驗室堅持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圍繞政務數據共享、高速公路運輸監測、水路運輸監測、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分析、交通運輸碳排放統計監測、交通運輸疫情精準防控等典型應用場景,開展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分析發掘、數據可視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構建了一系列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分析模型,形成一批易理解、有結論、實用性和權威性強的大數據分析成果,有效支撐了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決策管理和服務。

水上交通大數據管理與分析平台。

自認定成為行業重點實驗室以來,實驗室累計承擔國際、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56項,承擔橫向研究項目121項;共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其他獎項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項;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6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5篇,其中三大檢索(SCI、EI和ISTP)收錄12篇,出版著作18部。

開展政策標準研究

推動數據資源建設和治理規範化

實驗室同時承擔著交通運輸部委託的「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中心」工作任務,圍繞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政策標準開展研究。

在政策研究方面,實驗室協助交通運輸部起草編製了《交通運輸政務數據共享管理辦法》《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5年)》《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台總體技術方案》等10餘份政策、技術文件,逐步形成了從「上位制度」到「實施辦法」再到「技術要求」的多層次綜合交通大數據管理體系。

在標準規範研究方面,牽頭或參與編製數據治理和數據安全國家標準3項、數據共享和數據安全行業標準11項,支撐發布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台技術規範6項,以及目錄編製指南、數據分類分級指南、交換共享與開放應用平台建設指南等多項行業技術文件,對推動行業數據資源建設和治理標準化規範化作出重要貢獻。

堅持開放共享

構建大數據創新生態圈

實驗室積極聯合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等各方力量,共同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創新生態圈。實驗室作為核心力量,支撐交科院聯合14家單位開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專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圍繞綜合交通大數據支撐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等方面尋求突破性進展,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通過連續主辦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國際論壇、聯合承辦「雲上貴州」智慧交通大數據應用創新大賽等方式,為國內外大數據專家搭建交流平台,共同尋找利用大數據解決現階段交通行業重點難點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技術合作方面,實驗室已累計設立3批、15項開放課題,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領域前瞻性和基礎性研究。

此外,實驗室聯合百度高德阿里等互聯網企業圍繞城市交通運行、節假日出行預測、智慧物流、共享單車等熱點領域,發布大數據分析報告30餘份;獨立編製《中國高速公路運行分析報告》等大數據分析報告近百份,從多個維度生動展示了交通發展新方向、百姓出行新特徵、共享經濟發展新趨勢等百姓關注的問題。

高級職稱佔比超過75%

實驗室依託全國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數據管理應用推進分會等學術資源平台,開展人才梯隊建設。截至2022年8月底,實驗室共有固定研究人員50人,其中博士佔三分之一,高級職稱佔比超過75%。

實驗室通過內部培養、國外進修等方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2017年認定成為行業重點實驗室以來,共有4名科研人員晉陞正高級職稱、2名人員晉陞副高級職稱、4名科研人員晉陞中級職稱。此外,有1名科研人員獲得「2018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2名科研人員獲得「2018年度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稱號。實驗室「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創新團隊」被交通運輸部評為2020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實驗室團隊還成功入選了國際數據管理協會中國分會的頂級數據團隊。

實驗室不斷加強人員的交流培養,2017年10月以來,累計接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研究生實習30餘人次,增強了實驗室的科研活力。

實驗室將持續推進大數據技術創新,布局大數據產品研發,營造大數據開放共享生態,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潛力,努力打造成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基地。

作者丨尚贊娣 曹劍東 楊艷芳

編輯丨薛彩雲 廖芊

審核丨林芬 梁微

監製丨孫英利

投稿郵箱:xww@zgjtb.com

商務:010-6529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