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C即將一統江湖!
近期,歐洲議會以602票贊成、1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有關統一便攜智能設備充電介面的法案。
該法案要求,所有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耳機、便攜音箱、手持視頻遊戲機、電子閱讀器、鍵盤、滑鼠和攜帶型導航系統將在兩年內統一充電介面——Tape-C。
實際上,關於統一充電介面的問題由來已久。早在 2009 年歐盟就開始為統一智能手機充電介面而奮鬥了,致力於統一介面。
統一介面的好處很明顯,可以減少數據線的數量,有利於充電線的重複利用,為消費者節約金錢,同時也有利於不同的消費者之間交換使用。對於產業來說,也更有利於節約資源。而且,蘋果介面的性能相對較差,Type-C介面可以支持最高一百瓦的快充功率,而且廣泛兼容各種傳輸協議。
對於充電介面這一基礎性的構件,十分有必要完成統一,對節約資源、提高效率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的現狀是,安卓廠商已經基本上全部採用了USB Type-C充電介面,而蘋果用戶則使用的是專用的Lightning介面。
所以,對消費者來說,統一充電線顯然是使用便利的,蘋果前副總裁、iPod 之父 Tony Fadell 也發文支持:
" 我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世界已經融合在 USB-C 上。物理和用戶限制已經達到,接下來是無線連接,而不是差異物理連接。所以我不太擔心這個規定。他們只是在強迫蘋果做正確的事——坦率地說,這已經過時了。"
但蘋果一直是堅定的反對者,蘋果給出的理由是:
阻礙創新:通過行政指令強制行業採用同一種充電規格將會阻礙創新,而更應該讓市場來選擇採用何種充電介面,多元的充電規格和協議後續可能會發展出更多、更先進的充電設備;
環保:現有的Lighting配件與通用的標準不兼容,而目前市場上不同行業比如樂器調音外設、DJ外設等音樂領域還有大量的外設設備,以及舊的蘋果存量設備,一旦切換新的充電介面,這些設備勢必會被拋棄,有的充電設備也將面臨淘汰,對環境造成危害;
空間:Type-C介面相比Lighting更大,對於寸土寸金的消費電子來說會佔用內部空間。
環保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因為這是一次性的,而且一個充電線本身也是用不了多久。空間方面的考慮還有點道理,不過也不差那一點。
有人認為,蘋果是不願意犧牲每年近百億人民幣的利潤。因為蘋果通過收取MFi授權認證費,每年帶來的利潤就有十幾億美元,以及壟斷帶來的數據線銷售收入。所以說,這也可能是蘋果不願意接受的深層次原因。
對此,有網友稱:「蘋果乾啥都扯環保,說來說去不就是為了賣高價低配的充電器賺錢嗎」「。
但為了維護產品生命周期,保證品牌形象,蘋果MFI認證要求對授權的配件確保其品質和品位與自己一致。而且該授權產品也是通過多重測試後才通過認證許可的。能夠申請並成功獲得MFi授權這也成為蘋果配件生產企業和設計企業在其技術與質量實力的一種標誌。這不僅需要收費,實際上對被收費的企業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內部流程和品控都能因此而升級,品牌形象也會提升。
再來看看這筆收入,蘋果2021年凈利潤就有近千億美元,為了數十億美元,蘋果就敢於冒著對用戶作對的風險?這個理由並不是非常充分。
那麼,蘋果所說的阻撓創新真的說得過去嗎?
的確,如果有新的技術出現,那麼強制的介面就會成為一種阻礙,企業不願意用更新的介面來嘗試,也沒有產業願意承接,介面技術的進步將受阻。
但是,這完全可以通過一種聯盟的方式來選擇一種標準,類似電信聯盟一樣,對新出現的技術進行論證,論證通過後大家再統一採用最新的技術,這完全是可行的。
也有人認為,蘋果之所以不願意放棄這種介面的原因可能非常簡單——太大。
相比較Tape-C,蘋果充電介面更加緊湊,更符合蘋果設計的基本理念,而且蘋果手機基本都比較薄。而在MacBook、iPad上,蘋果已經部分使用用效率更高的Type-C。
不過,這個問題的技術性因素比較多,並不是我所擅長的,還是留一個開放性問題吧。但是絕對沒有捨不得幾百億利潤那麼簡單,正所謂有得才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