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周瑞峰 編譯
特斯拉(Tesla)最近概述了影響下一家工廠選址的因素。彭博社稱,看了這串清單,很容易想像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多希望能重新來過,而不是把他的第一家歐洲工廠設在德國。
(截圖來源:彭博社)
金融服務機構Baird的分析師本·卡洛(Ben Kallo)在9月8日的一份報告中轉述了一些特斯拉的選址標準,其中包括「儘可能少的繁文縟節」。在柏林郊外的格林海德,特斯拉沒少經歷這類事情。
據悉,在德國,由於審批程序複雜繁瑣,拿到一個建築許可證的過程可能長達4年。即使是像手機信號塔這樣簡單的工程,拿到許可可能也要兩年時間。據德國工商總會(DIHK)的數據,應對複雜的審批程序會使中小型酒店企業損失約2.5%的年銷售額,並可能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2021年4月,特斯拉抱怨稱,當地工廠項目最終獲批的過程「令人惱火」。
2019年底,特斯拉宣布將在德國建廠,但是環保組織發起的法律挑戰讓該項目推遲了幾個月。環保組織擔心該工廠會佔用過多的水資源,並威脅當地的野生動物。在工廠投產的幾周後,馬斯克將特斯拉在德國和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工廠稱為「巨大的金錢熔爐」,正在損失數十億美元。
現在,更多的麻煩浮出了水面。今年9月,柏林勃蘭登堡廣播電台(RBB)報道稱,格林海德當地政府無限期推遲了對特斯拉擴建計劃的投票。擴建面積約100公頃,特斯拉計劃用這塊土地增設一個貨場和儲存零件的倉庫。
然而,擴建計劃將佔用部分環境保護區,而任何砍伐更多樹木的計劃肯定會被強烈反對。早在2020年2月16日,德國當地法院就曾下令特斯拉公司停止在格林海德的林地砍伐樹木。2月20日,法院最終又同意了特斯拉繼續砍樹施工。但特斯拉還面臨著環保組織的壓力,必須在鳥兒開始築巢前完成這一工程。
格林海德市長安妮·克里斯蒂安尼(ArneChristiani)表示:「特斯拉有必要就該市整體發展的可能性向有關部門澄清,目前還不清楚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能夠解決。」
彭博社稱,在特斯拉對格林海德的投資方面,德國的官僚作風可能代價高昂。2021年底,該公司決定放棄11.4 億歐元的國家補貼,也要選擇在美國得州生產一種新型電池。今年9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特斯拉將暫停在德國生產電池的計劃,並已討論將電池製造設備運往美國。
然而,特斯拉工廠所在地,德國勃蘭登堡州經濟部長約爾格·施泰因巴赫(Joerg Steinbach)近日表示,他已經得到特斯拉的保證,一切進展順利。施泰因巴赫說:「特斯拉對格倫海德的承諾保持不變,特別是關於汽車生產的擴張計劃。電池工廠將會建成,內部流程的調整和優先順序還待定,但工廠就快竣工了。」
據悉,特斯拉最近在格林海德的一個會議中心舉辦了一場開放日活動,公司的員工向來賓介紹了特斯拉在物流、招聘和擴張方面的計劃,也談到了用水量等敏感問題。
特斯拉的員工稱,由於供應鏈障礙、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工廠停工和物流成本飆升,已經沒有辦法做到準時制生產(編者註:準時制生產的主要特點是零庫存,用戶需要多少,就供應多少,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正因為如此,特斯拉要擴建工廠,增建一個倉庫來儲存更多的零件,以及一個多軌道貨場,以便將貨物業務從卡車轉移到火車上來。
特斯拉之前採取過一些非常規的舉措,來擺脫生產上的困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18年,當時特斯拉正努力大規模量產Model 3。為了提高產量,特斯拉在一個巨大的戶外帳篷下搭建了一條裝配線。
彭博社稱,德國一直以複雜的審批程序和強勢的工會而著稱,很難採用非常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2022年8月,馬斯克在特斯拉年會上表示,在奧斯汀和格倫海德,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雖然在這兩個地方推進業務都很難,但特斯拉明顯對美國得州更有興趣。
編譯自彭博社、《華爾街日報》
一審:鄭揚波 二審:王新景 三審: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