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構大量進入數字貨幣二級市場的時候,散戶還能玩嗎?

目前階段國內進入幣圈的大資金還是以個人投資者,或者私募基金,而且都是有限制的情況下,因為數字貨幣的監管薄弱容易導致基金的巨額虧損,稍微有點實力的基金公司在二級市場賺錢不是難事兒,難就難在賺了錢是否能拿得出來。

這裡我們聊聊假如在現有的體制下,大量機構進入幣圈的二級市場會對二級市場帶來哪些變化。(以下純屬臆想,手動滑稽)冰島社區一個敢說真話的社區。

體量,我們先來看股票市場和數字貨幣市場的體量

這裡我截取了目前幣圈主流貨幣目前的一個現狀,先來看成交額,在幣圈的換手率普遍這麼高的情況下,成交額大概是5000億。市值上面的比較我們就沒必要比較了。至於非主流的數字貨幣,我們基本可以不用看了,上面的數據是真是假大家可以各自體會。

這裡我們來看2019.9.24大跌時候的一個數據情況。

24小時BTC的全網成交額大概是3000億人民幣(這個量主要集中在兩個小時內,不去講為啥只砸BTC,不砸其它主流)

對標我們股市的幾次暴跌數據,股災和熔斷,數據大家自己去看,砸盤資金用了多少,砸了多久?(500億,而熔斷的時候只用了這個數據的30%,因為當時的特殊情況,人心惶惶,所有導致空頭資金抱團情況很快能讓踩踏事件發生,為什麼選該時間點做對比,大家自己能看出來)

這裡有幾點不一樣的地方我也把它們列出來股票市場:槓桿,機構平倉線。這兩點在幣圈目前是沒有的,這會導致在相同情況下幣圈的空頭砸盤資金需要更多。

那麼實際9.24的BTC一個盤面數據是花了多少資金砸盤呢?

上面問題你要問我,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沒那麼多資金去砸過,也沒砸出過恐慌盤過。要求的實際控盤率是多少如何驗證這些都要大資金去不停的實驗。但是可以明確的說,在很多做幣的大機構里是有相關數據的。

這裡我們又回到主線上面來,如果機構大量進入到幣圈市場,這個市場會出現怎麼樣的情況?

首先機構進入,不管它是否對接已經有相關數據的機構,還是自己逐步拿資金嘗試性的做,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

第一個就是容量,如果市場容量不夠大,那麼花很大精力來進入這個市場是不值得的,就像現在的期權市場一樣,它的大部分作用還是用來對沖或做套期保值,如果是幾百億直接在裡面做市場根本承受不了,會導致很多監管上面的問題,自買自賣等。

第二個就是安全性,這塊兒現在是非常明顯的不能夠得到解決, 參考楊永興和徐明星的故事,幾個億的賬戶隨時被註銷,這個肯定會讓機構望而卻步。

第三個就是監管,監管層面目前對幣圈二級市場的態度不是很明確,明確了的是區塊鏈,不是數字貨幣,這是兩個概念。

看完這三個就會發現國內機構想要進入幣圈市場的周期不會短,如果進入幣圈,玩法非常簡單,利用資金和數據優勢,加上他們原有的資源對接渠道進行多空宣傳控制節奏,這將是韭菜的災難,因為他們不是來救濟韭菜的,他們是來獲利的。也許有天選之人能戰勝他們,但你會是那一個嗎?冰島社區-一個敢說真話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