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動車不僅僅是自行車的升級版,也不僅僅是上班族通勤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種智能、安全的生活方式。
「不會讓停車等位、堵車、環境污染限制你的出行」——小牛電動可以解決你出行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對於上班有車一族來說,停車難、油費貴、出行擁堵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駕車通勤已然不是人們最佳的出行方式。
對於上班無車一族來說,等車難、通勤時間長、人流量大造成的擁擠問題日益凸顯,公共交通工具顯然也不能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電動自行車憑藉其便捷靈活的特點成為了人們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
據統計,近年來全國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接近3億輛左右。年銷售額達3000萬輛左右。
伴隨著人們對電動自行車需求的持續增加,未來電動自行車將發生哪些新變化?
雷鋒網消息,4月7日,小牛電動正式對外發布了包括GOVA F0、GOVA C0以及M系列、U系列等在內的10款戰略升級產品。區別於之前電動車系列產品,在本次發布的新產品中,可以看出,小牛電動為其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進行了鋰電池AI技術的升級、時尚元素的更新以及安全指數的提升。
小身材,大能量
電動車強調的是以電制動,電力系統是電動車的靈魂。
如今,用戶衡量電動車好壞的三大要素是:重量輕、續航時間長、電池壽命長。
2019年,新國標政策出台,對電動車的整車質量做了明確規定,即重量不得高於55kg,蓄電池標壓不得高於48V,因此電池升級成為了兩輪電動車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眾所周知,市場上的電動車大多使用鉛酸電池,其缺點是笨重且壽命短,兩輪電動車一般需要4塊鉛酸電池,每塊約重6kg,單是電池就佔了大部分重量,為了滿足新國標要求,在使用鉛酸電池的情況下,車架和電機就必須「減量」,這種構造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電動車平衡性差,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鋰電池憑藉其質量輕、容量大的特點成為了電動車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已被廣泛用於3C產品和電動汽車,讓電動車行業看到了春天。
小牛電動創始人胡依林曾表示,小牛電動的鋰電池重量一般在7.5公斤,而相同續航的鉛酸電池重量卻在35公斤以上,另外鋰電池的壽命是鉛酸電池的三到四倍。
小牛電動以「鋰電」和「智能」為賣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小牛電動不斷將科技元素融入到電動自行車的研發中,據雷鋒網了解,2020年小牛電動先後發布的MQi2、GOVA G0、GOVA G2、MQis等多款產品使用的是小牛電動自主研發的第 4 代 AI 動力鋰電系統,在其保護電芯健康、精準掌控電池狀態的前提下,配合了增效聚能矩陣PACK和動態AI學習BMS 智能電池雲管家,加之18650汽車級動力鋰電芯的使用,有效延了長鋰電電動車的使用壽命。
而本次發布的新產品使用了全新升級的第七代AI動力鋰電系統,在動力輸出、續航里程、充電時間、使用壽命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此外,小牛電動還將汽車級電子通訊CAN BUS以及性能更強的中置電機應用落地到產品上。
小牛電動CEO李彥表示,「將第七代AI動力鋰電系統應用到小牛電動自行車新品中,可以讓電動自行車達到更遠、更長、更輕、更防、更強的效果。」
可以說通過在AI動力鋰電系統方面的持續研發,小牛電動實現了電動自行車產品的升級和創新。
所謂,科技是產品力的支撐。
小牛電動CIO胡依林表示:「科技是冰冷的,小牛電動在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把冰冷的科技轉化為生活中有溫度的體驗。一切創新都為騎行服務,讓用戶的被動騎行習慣成為我們產品研發的方向。」
電動新國標政策出台後,國內電動車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從而掀起了以舊替新的換車潮。為了達到新國標規範,許多傳統電動車企業走上了產品轉型升級的道路,小牛則是在傳統電動自行車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新技術,新的科技元素。
據小牛電動最新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小牛電動2021年Q1總銷量近15萬台,比去年同期增長2.7倍,其中國內同比增長321.5%。
通過最新數據可以看出,新國標政策給小牛電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些數據也間接表明小牛電動自行車符合新國標的標準,並且符合當今人們的用車需求。
開啟「NIU 2.0時代」
從2014年成立發展至今,通過發展初期產品到如今最新產品的亮相,可以看出,經過六年時間的技術沉澱和市場規模化發展,小牛電動的全產品矩陣已初步完成。
發布會現場,李彥宣布小牛電動正式進入「NIU2.0時代」,如何實現向2.0時代的轉型,李彥從4個方面向雷鋒網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網路方面,加快構建全國10000+門店、全球1000+門店的覆蓋全球市場的網路2.0;拓展銷售渠道,加速挖掘全線城市消費潛力,擴大下沉市場的消費增量。
動力方面,憑藉NIU INSPIRE智能技術完成從產品數據到雲端服務、存儲分析、車輛反饋的大數據閉環,升級第7代AI動力鋰電系統科技,藉助五維動態感知演算法實現更精準的SOC續航演算法、更嚴謹的充放電循環以及更科學的FOC動力輸出。可將續航提升32%,速度達到160km/h。
智能方面,通過各個部件的智能化開發,讓一步啟停成為現實,才外升級更快的5G+通訊模組,首次將「手機投屏」技術應用在兩輪電動車儀錶上,實現智慧屏雙聯動,以及「0」人工干預的OTA空中升級2.0等,依靠大數據驅動提升智能技術落地的便捷性和實用性。
針對小牛電動在智能化方面的發展,胡依林補充道,真正的智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是隨時隨地伴你左右,未來小牛電動最理想化的智能狀態是不需要鑰匙,僅通過手機就能實現電動自行車的駕駛,從而解放人類的雙手。
小牛電動最智能的地方是獨有的APP,通過APP不僅可以在騎行的過程中了解電動車的情況,還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電動車的累計里程、耗電情況等一系列的信息。更重要的是,APP中還通過三模衛星定位來實時顯示電動車的所在位置。平時騎著車子上下班或者出去逛街,通過手機就能實時查看它的位置,再也不用擔心車子會丟失。
產品方面,優化產品線,以更精細化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出行需求,實現每個品類的多市場區間覆蓋。
在此次發布會上,小牛電動還推出了新國標電動旗艦標杆MQi2S,以及智能升級的UQiS、UQi等經典車型。
李彥表示,這些新產品將於近期陸續上市,目前GOVA F0系列已在京東官網開始售賣。
首發電動滑板車,進軍微出行
除了在國內市場布局,小牛電動還將觸角伸向了國外市場,在此次發布會上還推出了「全新物種」——小牛電動滑板車,這是小牛電動微出行場景的有力補充,也是通往國外市場的敲門磚。
近年來,電動滑板車作為一種成本低效益高的城市通勤交通工具受到了歡迎。
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6年,全球電動滑板車市場規模將達到49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市場增長率為12.3%。
電動滑板車深受歐美市場的青睞,不僅因為它具備小巧輕便、機動性好、擁有路權等基本優勢,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使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達到了綠色環保的減排目的,並迎合歐盟的節能減排政策。
尤其去年疫情的影響,加劇了歐美地區對電動滑板車的需求。去年6月份,歐洲開始大規模解除居家禁令,歐洲人開始放棄地鐵、汽車等交通方式,選擇健康環保的電動滑板車。
這也正是小牛電動滑板車研發的真正原因。
小牛電動滑板車在外觀設計上極具NIU基因,沿襲小牛家族的經典設計語言「天使眼」,出行自帶光環。而更為亮眼的是它的產品實力,小牛電動滑板車搭載第7代AI動力鋰電系統科技,擁有睿電TM主動式能量回收系統,超長續航達50km。
對於滑板車來說,操控的穩定性是重中之重,而小牛電動滑板車的「三寬一豎」設計讓操控穩定「王」的稱號實至名歸——小牛電動滑板車採用54cm寬車把設計,將踏板加寬至17cm,選用9.5英寸x2.5英寸定製超寬大真空胎,抓地力更強,採用75°頭管角度,保證穩定的駕控體驗。
此外,小牛電動滑板車還配置了低重心電池布局以及經典後驅布局,帶來賽車級操控樂趣。不僅如此,小牛電動滑板車還有超越同級的安全標準以及小牛智能APP的「智力」加持,讓滑板出行更便捷省力,摺疊一秒到位,可以輕鬆拎回家、帶上班、放進車、進地鐵,滿足多種使用場景。
談到未來的發展規劃,李彥表示,2021年小牛電動將進入NIU2.0時代,未來,我們將推進全球市場的多層次布局,為全球更多用戶提供更便捷環保的城市出行工具,NIU2.0將以年銷量600萬台為戰略目標,實現向城市出行第一品牌的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