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幻影片中最早登場的機器人、機器鳥等,到如今的無人機、無人駕駛車,具身智能逐漸成為ai行業的新熱點。「仿生智能是最接近生物和人的具身智能,它能無縫融入自然生態和社會環境,也更容易與人產生情感聯結。」漢王科技總裁朱德永在第六屆深圳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gaie)期間說道。
據他介紹,廣義上,具身智能是指智能體通過物理實體與環境實時交互,實現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一體化。目前地球原生態的生物智能,以及由我們人類創造的具有實體的人工智慧都涵蓋其中。
生物智能是地球生態進化發展最重要的成果,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發展,已具有自適應性、目標導向、動態學習和群體協助等特點。仿生智能是通過模仿生物體的結構、功能或行為設計智能系統,利用自然界進化出的高效機制解決具身智能工程化問題,是具身智能的具象化實現關鍵路徑。
早在2015年,漢王科技便率先布局仿生智能領域,啟動智能仿生機器鳥的研發工作。2019年,全球首款可商業化的智能仿生機器鳥——漢王出頭鳥101正式發布。
據介紹,漢王智能仿生鳥具備高隱蔽性能、高抗風能力、高海拔飛行、自主規劃、集群協作等技術優勢,這是源於漢王在「形」、「飛」、「感」、「智」四個方面的自主創新。顧名思義,仿生鳥是模仿鳥的結構、功能,漢王首先在產品形態上採用仿生輕量化飛翼結構設計及定製化材質選用,並針對撲翼滑翔能力、載重和長巡航進行結構化升級;並通過飛行姿態的識別、控制和慣性組合導航等技術還原了真實的撲翼飛行能力。結合漢王多模態智能感知和認知技術,漢王仿生鳥具備高清視頻回傳、多平台和多頻點協同融合能力,實現目標檢測、自主線路規劃、主動避障和群飛協同等智能表現。
在朱德永看來,過去在智能仿生鳥賽道中很多項目都停留在「表演」上而非商業化應用落地,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缺乏商業化能力和路徑外,更重要是缺乏全棧技術的支撐和產品的技術整合能力。探索研究只需要單項能力,而產品商業化應用則需要「十項」全能的綜合能力。
朱德永表示,過去三十年,漢王科技構建了全球唯一的仿生智能全棧技術體系,具有「眼耳鼻舌聲」五種智能感知技術以及多模態大模型、具身運動等核心關鍵技術,這是漢王仿生智能探索實踐的底氣。而從智能仿生鳥立項開始,目標就是實現從0到n的商業化應用量產。
除智能仿生鳥外,據朱德永介紹,漢王還將在年內發布仿生機器狗產品,進一步開拓仿生智能的前進道路,加速具身智能產業化落地步伐。
來源:環球網
(來源:財商資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